摘 要:面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和增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不仅关涉这一制度自身能否行稳致远,而且对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即“自信之源怎么看”,要搞清楚制度自信从哪里来;更是一个行动问题,即“自信之道怎么办”
摘 要:“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的现代政党政治文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文明本体之间存在互促互进的深层次关系,展现了丰富的文明本体价值。它不仅塑造了人类政治制度文明新形态,而且是中国共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突破西方式现代化内蕴的分裂风险,开辟一条以团结为核心价值的现代化道路,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使西方国家与社会呈现愈演愈烈的分化与分裂趋势,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贫富悬殊,政治领域的利益博弈与对抗,社会领域的狭隘个人主义与原子化,生态领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全球视野的文明冲突等。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导致国家与社会乃至国
摘 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标识性概念,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话语立足本来之传统,把握外来之经验,面向未来之发展,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契合。话语源自实践、彰显特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话语具有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三重形态。话语反映思想、揭示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话语蕴含着人心不可乱、民族不可分、文明不
摘 要:学术阐发是对政治建构的呈现,政治建构为学术阐发提供空间。当前很有必要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术阐发的基本进路做系统梳理,以进一步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政治建构的逻辑。从连续性角度看,学界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讨论在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就已经开始做铺垫,形成了以基本内涵界说、发展逻辑界说、理论特质界说、价值意义界说为代表的“四界说”学理范式,实现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前期学术阐发。习
摘 要:解放战争初期,以工商界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政治光谱上离中国共产党最远的群体。为了加强对香港工商界的统战工作,1947年中共在香港创办了《经济导报》。《经济导报》的报道侧重揭露国民党治下的经济危机与货币政策弊端,同时阐释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对香港本土经济的影响。《经济导报》在内容和态度上的贴近性和时新性,为打动香港工商界、拉近中共与其心理距离和现实距离产生了实际效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体系建设是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应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从历史、理论、生活多个维度组织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生产传播。历史观叙事注重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释说明,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为话语素材;理论性叙事聚焦对中华民族共
摘 要:乌克兰作为一个真正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始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人口普查资料和一些社会调查数据均显示,乌克兰是一个俄语居民占较大比例、大部分居民讲乌克兰语和俄语的双语国家,且在语言使用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此背景下,独立后的乌克兰因实行乌克兰语作为唯一官方语言的政策,导致了激烈的语言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社会上就是否应赋予俄语第二官方语言地位存在严重对立,东南部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为
摘 要:美国对华关系中的涉藏政策是为其亚太战略服务的,服从于其维持亚洲—太平洋霸权的深层次战略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接过英国制造的所谓“西藏问题”,将其打造成兼具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双重效用、对中国施加战略压力的工具。从地缘政治看,美国炒作所谓“西藏问题”,旨在从西侧对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的中国进行空间挤压,同时利用印度的地缘政治观使其在安全诉求上向美国靠拢。从意识形态看,美国企图借助第十四世达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