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者简介:郝新宝,医学博士,血液/肿瘤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及海南医科大学)。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血液病、肿瘤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开展小分子化合物、大分子蛋白药物及细胞药物开发、临床研究转化及项目管理30多年。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省部级课题共计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逾100篇,谷歌学术统计总引用约2 600次,单篇最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腺素β4(Tβ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 7极化趋向,以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质量浓度;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分泌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组织检查(TBLC)在间质性肺疾病(ILD)和肺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ILD和肺部占位病变的患者55例。根据疾病不同分为ILD组(31例)和肺部占位组(24例),并收集2组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情况先后分
【摘要】 目的 明确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7成员(CLEC7A)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的作用及相应的机制。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卵巢癌(TCGA-OV)数据集,结合转录调控网络与主调控因子分析(MRA),明确HGSOC中CLEC7A基因对免疫相关基因的作用;通过通路富集分析与验证,确定了CLEC7A对酪氨酸激酶(JAK)/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调节机制。
【摘要】 目的 评价0.5%罗哌卡因用于头皮神经阻滞对开颅手术患者疼痛以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优化麻醉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手术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R组于麻醉诱导后用0.5%罗哌卡因行双侧头皮神经阻滞,C组不用罗哌卡因行头皮神经阻滞。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术后6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24、48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进展为塑型性支气管炎 (PB) 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387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MPP患儿,按照镜下是否有塑型性支气管管型形成分为MPP进展PB组和MPP组,比较2组的特征差异,分析患儿进展为PB的危险因素。结果 MPP进展PB组影像学改变(表现为肺不张、肺坏死、大量胸腔积液、支气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混合感染率、中性粒细胞百分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静脉用硫酸镁改善术后睡眠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灰色数据库中关于静脉用硫酸镁改善术后睡眠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24年3月,纳入文献在质量学评价后,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纳入5项研究共25
【摘要】 目的 探讨McDonald改良术式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McDonald改良术式的113例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目的分为预防性环扎组(n = 23)和治疗性环扎组(n = 90)。记录2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妊娠结局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以治疗性环扎术是否不良预后(流产)为因变量
【摘要】 目的 总结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并预测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2003—2024年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中与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相关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来自77个国家3 254家机构的3 256篇文献,以美国和中国为主。2017年以来,该领域
【摘要】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环境因素在T1DM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改变肠道通透性、改变菌群代谢产物丰度及调节免疫等机制引起T1DM。胰岛素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以肠道菌群为靶点干预T1DM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肠道菌群与T1DM的关系,讨论了益生菌对T1DM的防治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口腔修复与口腔种植领域,3D打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准确、微创、快捷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本综述探讨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与种植学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优势、应用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义齿;导板 Application status o
【摘要】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表明,LN的病理类型是可以转化的,为制定SLE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预测病情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提高其生活质量。肾脏病理仍然是诊断LN的“金标准”,可用于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然而肾脏病理需通过有创性的肾穿刺活检来获得,无创性的生物标志物在诊断LN及监测病情、疗效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