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正逐步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必要构成,呈现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它既表现出居民对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映射了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以现代旅游“生活化”现象为出发点,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探究旅游者行为意向、旅游目的地“人-地-业”互动关系,并尝试构建旅游目的地“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生活化”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呈现明显的泛中心化特征,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在地文化感知与旅游行为后的获得感;旅游目的地供给侧结构会因旅游者需求转变而发生形变和膨胀,形成“人-地-业”动态发展框架;通过打造高度嵌合式产业结构,构建“人-地-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是克服当前供给侧缺陷、推动“人-地-业”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客观地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利于指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通过使用遥感生态指数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并引入耦合协调模型,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山区为例,对2005-2020年黄山区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区遥感生态指数从0.661上升至0.786,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其中正相关的绿度和湿度指标大幅上升,负相关的热度和干度指标有所下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0.206上升至0.71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黄山区经济发展稳步提高。黄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从0.608上升至0.865,经历了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和良好协调3个阶段,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黄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从中级水平逐步提升至较高水平。但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黄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摘要]滑雪体验是影响滑雪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对于滑雪体验研究仍待加强。文章基于身体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为案例地,将滑雪者的身体实践方式分为身体的学习、滑行和互动,并依次阐述了不同实践方式所对应的滑雪体验。研究发现:滑雪的学习过程是对身体逐步掌控的过程,滑雪体验与对身体掌控程度有关;身体的滑行状态分为“费力”的滑行状态与“爽滑”的滑行状态,二者体验存在差异;滑雪者的身体互动影响滑雪体验。研究内容丰富了具身体验在体育旅游方面的实证研究,并为滑雪旅游目的地提升游客滑雪体验提出了建议。
[摘要]露营作为人们亲近自然的主要游憩方式,对生活在喧嚣城市中的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探究露营旅游行为对拓展露营市场和开发更具竞争力的露营地均具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基于在露营地收集的401份调查问卷,将游客划分为低、中、高3个不同涉入程度群体,以露营参与动机为自变量、旅游涉入度为中介变量、游客获得感为因变量。通过吸引力、中心性和自我表现3个维度来体现涉入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露营参与动机通过旅游涉入度影响游客获得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露营参与动机正向影响吸引力和自我表现,吸引力和自我表现正向影响获得感;吸引力和自我表现在露营参与动机和获得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低、中涉入程度群体的涉入度中,中心性强度较低。研究将获得感这一中国特色概念同露营活动相结合,聚焦露营游客,对于研究露营游客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新媒体时代,旅游信息的交互平台已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利用短视频平台内容和交互文本分析海岛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并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长海县为研究区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因子框架,利用吸引力模型定量统计分析、测评各因子权重,分析长海县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强弱。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海岛旅游业的业态创新提供思路和办法。研究结果:透过短视频考察了长海县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了5个主类目和26个次类目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因子体系,短视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经测算,当前海岛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环境、活动、资源、社会群体、情感,并为进一步开发和规划海岛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参考建议。
[摘要]重游意愿是旅游者游后对目的地的积极反馈,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稳定的收益。增强旅游者的重游意愿,对目的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理论,选取上海市为研究样本,利用Probit回归模型探讨文化活动参与对目的地重游意愿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文化活动参与对目的地重游意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者参加影院活动、参观博物馆展览、参与文化类课程及参与文化类讲座等活动均与重游目的地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提出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提高文旅产品附加值及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示范区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在学习西方旅游学说的同时,我国旅游学界一直在尝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知识体系。文章以中山大学旅游研究团队的集体研讨成果为基础,提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应以人类旅游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主张采用“旅游需要”“旅游响应”“旅游实践”和“旅游效应”等基本概念来解释旅游活动的过程、行动、关系与结果。通过分析“旅游需要—旅游响应”的矛盾运动规律,文章推导出“社会成员旅游需要的无限性”“社会响应个体旅游需要的能力有限性”和“社会响应个体旅游需要的态度有界性”等基本假设,并借此归纳出中国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化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与“社会对旅游需要的响应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旅游管理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应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摆脱西方旅游研究的传统经济分析范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和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需求。
[摘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高质量的旅游资源课程教学是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解决结构主义思想下旅游资源课程教学模式与旅游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需求不适应的局面,文章按照后结构主义的“解构—建构”思维,对旅游资源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从教学目标生成逻辑优化、教学内容模块体系建构、教学环境角色场景整合及教学过程理念方法转向等4个方面进行了提升。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模式是提供解决课程问题分析思路和方法的动态变化过程,面向国家战略要求和产业需求是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演进的动力,教学模式路径创新是课程思政建设和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学模式优化符合旅游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摘要]为了回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行业需求及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国际旅游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文章借鉴教学创新的“钻石模型”,分别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场景和学习结果评价等5个维度对2020年以来国际旅游高等教育关于教学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研究从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对创新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整理,研究发现: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更加重视学生体验和兴趣,并强调根据真实问题进行设计;学习内容呈现多元碰撞与动态生成的特点;学习场景的创设上,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相结合;而创新的学习结果评价,更注重对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以及真实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了国际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学创新存在道德、技术、真实和融合4大转向,并提出关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研究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国内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