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探究珍稀濒危石斛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叶片显微结构特征,该研究对滇桂石斛(Dendrobium scoriarum)、喇叭唇石斛(D. lituiflorum)、罗河石斛(D. lohohense)和钩状石斛(D. aduncum) 4种石斛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显微结构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 滇桂石斛和钩状石斛白天P
摘 要: 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是云南香格里拉市的特有“极危”植物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著名的高山花卉和重要的十倍体月季种质资源,种内存在丰富的表型多样性。为了澄清中甸刺玫种内表型变异的遗传背景,该文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40个不同表型的中甸刺玫代表性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甸刺玫的基因组序列长157 173~157 261 bp,
摘 要: 为探明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微生物和内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多样性,该文以大别山五针松根际土壤和根部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微生物和根部内生菌群落特征,并利用PICRUSt和FUNGuild软件分别对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1)根际微生物总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目和α-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根部内生菌。(2)根际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如李斯特氏菌属)、变形
摘 要: 该研究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该区域的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笔者对该地区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以及濒危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42个属、111个种;发现新记录种8个,其中4个为湖北新记录种。(2)在区系成分方面,该地区的兰科植物区系
摘 要: 低温是濒危红树植物海滨猫尾木(Dolichandrone spathacea)生态修复的重要障碍,植物叶绿体及其编码的基因密切响应冷胁迫,解析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冷胁迫下编码基因psbB的分子响应规律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与修复。为揭示叶绿体基因组信息,该研究通过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海滨猫尾木总DNA进行测序、组装、注释和功能分析,以及为探究冷胁迫下psbB基因的变化规
摘 要: 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是全球具有灭绝风险的海草种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列为易危(VL)种。为深入了解华南沿海贝克喜盐草海草床土壤种子库与有性繁殖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贝克喜盐草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管理及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华南沿海贝克喜盐草为研究对象,研究各采样点雄花、雌花和土壤种子库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雄花
摘 要: 为探究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珍稀濒危物种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的叶功能性状及其在气候变化下对环境因子的适应特征,该研究基于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scPDSI),采用回归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对内蒙古、宁夏、甘肃沙砾质生境的天然蒙古沙冬青功能性状进行了测定
摘 要: 为探究稀有物种山东银莲花在全光照的山顶灌丛和阴暗的针阔混交林下两种不同生境中的生态适应机制,并开发其EST-SSR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开花期的山东银莲花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取其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DEGs)。结果表明:(1)转录组测序共得到53 536条Unigenes序列,其中27 448条成功获得注释。(2)差异表达基因5 635个,1 600
摘 要: 为探究濒危植物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及变种毛柄小勾儿茶(B. wilsonii var. pubipetiolata)的种群结构及其动态特征,该研究以湖北、安徽、浙江现存有记录的小勾儿茶和毛柄小勾儿茶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种群生态学调查绘制种群结构图,建立静态生命表,拟合存活曲线,分析种群生存力,计算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并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摘 要: 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濒危(EN)物种。为更好地促进蚬木幼苗的培育繁殖和缓解蚬木的濒危状况,该研究以2年生蚬木扦插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双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对其进行氮钙不同配比施肥试验,探讨氮钙不同配比对蚬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蚬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
摘 要: 广西青梅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该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仪和真空电子扫描镜对广西青梅幼苗和成年树木光合生理特性与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叶片结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广西青梅光响应拟合的最佳模型。(2)成年树木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光饱和点(LSP)和暗呼吸速率(Rd)均
摘 要: 为探究海拔对元宝山冷杉(Abies yuanbaoshanensis)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该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元宝山冷杉冬季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拔对理化性质影响显著(P<0.05)。(2)海拔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影响显著(P<0.05),随海拔的上升,细菌多样性呈现先
摘 要: 油丹(Alseodaphnopsis hainanensi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探讨油丹种群的生存状况,该文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径级代替龄级,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应用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及时间序列模型来分析预测该种群的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无论是原生林还是次生林,油丹的种群龄级结构均呈现倒“J”型,各龄级均有个体分布;与原生林相比,次生林
摘 要: 马尿泡是一种濒危高山植物,产于青藏高原,托烷类生物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马尿泡的根、种子和全草都可入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探究茉莉酸甲酯诱导下马尿泡根系分泌物的变化,该研究采用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0、150 μmol·L-1茉莉酸甲酯处理3 d和7 d的马尿泡根系分泌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0、150 μmol·L-1茉莉酸甲酯处理3 d和7 d后,马尿泡根系
摘 要: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系山茶属下接受物种名称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的异名,是贵州省自然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物种稀有濒危。为探究贵州红山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关联性特征,该研究在实地踏查基础上,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对种群各生长阶段植株分布特点及关联性进行了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红山茶种群各发育阶段植株在较小
摘 要: 美丽火桐(Firmiana pulcherrima)是中国特有种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自然分布于海南中部热带雨林区。为厘清美丽火桐种群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该文对吊罗山美丽火桐天然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龄级结构,通过静态生命表、动态量化分析等方法分析该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未来发展潜力。结果表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