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糯高粱是白酒酿造的重要原料,其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肥料,作为环境友好型肥料,微生物菌剂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开发对糯高粱生长有促进生长功能的微生物菌剂,该研究以糯高粱叶片为材料,分离筛选具有植物生长激素吲哚乙酸(IAA)产生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基于菌株的16S rDNA保守序列对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学地位;通过菌悬液浸种处理,分析菌株对糯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
摘 要: 为阐明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该文从不同年龄的幼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根系分离可培养共生真菌,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物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从幼龄蒙古栎根系中分离获得249株真菌,经鉴定隶属于2门5纲7目 8科 15属 18种,其中2种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1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
摘 要: 为探讨红花檵木叶片内生细菌与其季节性异常叶色现象的相关性,该文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和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法从红花檵木5类异常叶色和正常红色叶片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不同叶色叶片的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1)5类异常叶色叶片内生细菌生物量较高,分离的906株细菌经鉴定为26属40种。(2)小叶类型叶片内生细菌种类最多且群落结构均匀,而红黄类型的结果与其相
摘 要: 为考察李氏禾内生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菌株吸附Cr3+的性能,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失活菌体作为生物吸附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pH、温度、Cr3+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等条件对Cr3+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其等温吸附过程、动力学过程及热力学过程,并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吸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在50 mL
摘 要: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土壤生物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以檵木群落老龄林阶段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酶活性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 雨季时,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全碳、全氮、全钾、全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低于非根际土壤,说明根际土壤养分淋失更严重且影响相关酶活性,旱季变化相反是根际土壤为供植物健康生长所采取的养分富集策略。(2)
摘 要: 为揭示木薯连作障碍形成机制,该研究以定点大田连作木薯三年,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连作年限对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作对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影响显著。(2)木薯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SAR超类群、担子菌门、毛霉门和unclassified_kFungi,主要优势菌纲为粪壳菌纲、散囊菌纲、座囊菌纲。非根际土
摘 要: 为探究器官镉(Cd)积累对艾纳香内生菌的影响,该文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分子生态网络分析,研究不同外源镉处理(0、2.0 mg·kg-1)下艾纳香根、茎、叶Cd积累对内生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外源Cd(0 mg·kg-1,Cd0)相比,Cd(2.0 mg·kg-1,Cd2)处理促进了植株生长,根、茎、叶中Cd积累量顺序为叶(16.75 mg·
摘 要: 叶际微生物种群稳定与烟株健康密切相关。为揭示感染野火病烟株叶际微生态特征,该文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病程度烟株叶片的病斑和健康组织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病斑组织与健康组织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并且其在病斑组织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织;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摘 要: 为促进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在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法和冗余分析法研究了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土壤养分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砾石滩、草地、灌草地和疏林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随着水淹时间的减少,水陆交错带由分布零星草本植物群落逐渐演变为草、灌、乔植物群落,植被物种α多样性(Shan
摘 要: 了解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变化,可以为森林的合理管理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利用2015和2022年两轮调查的数据,运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主坐标分析和空间点格局分析等方法,对岑王老山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海拔上3个1 hm2群落的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胸径结构特征的变化以及树木死亡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升高,树
摘 要: 对反映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时空差异或变化的β多样性及其组分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群落结构及其维持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森林草本层是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对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关于β多样性的组分(如物种周转和嵌套组分)的相对比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等方面仍缺乏统一认识。该研究基于河南省168个自然林样地草本层植物群落调查数据资料,通过Jacca
Abstract: Three new records from Vietnam, Phlegmariurus guangdongensis Ching, Adiantum longzhouensis A. H. Wang, F. G. Wang & F. W. Xing, and Lepisorus bicolor Ching, are reported. The identific
摘 要: 该文以云南古林箐25 hm2喀斯特森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标本采集及鉴定、植物区系分析、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式开展工作,目的是探究云南古林箐大样地的区系特征及地位以及与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之间的地理联系。结果表明:(1)DBH≥1 cm的木本植物约有78科238属406种(含种下单位且不包括木质藤本)。(2)该大样地科以含2~5种和含1种的
摘 要: 煨桑是青藏高原上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青藏高原上有着丰富的煨桑植物资源和相关的煨桑文化知识,为调查、记录和研究藏族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该研究团队先后在中国西藏自治区进行了4次煨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访谈了23个乡镇的459位信息报告人,记录了19科36属83种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的人们普遍掌握着丰富的
摘 要: 野生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藏区人民提供了诸多生计必需品。札达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西南部,与印度相邻,是通往南亚的重要通道。该地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藏族在适应恶劣的环境中掌握了丰富的野生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为全面系统地调查、记录和研究札达县藏族对野生植物的传统利用知识,该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共访谈了173位信息报告人,记录了3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