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研究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地上部分的抗炎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等柱色谱方法以及高效液相技术对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数据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模型测定化合物对一氧化氮(NO)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防风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
摘 要:为了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纯化总三萜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经D101型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层析联用纯化总三萜,结合UHPLC-ESI-MS技术分析三萜成分,并通过CCK8法、DPPH法和ABTS法对其进行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温度45 ℃、乙
摘 要:为明确引起广西钦州市的广西莪术叶枯病的病原菌,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该研究利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感病叶片进行病原分离,基于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并结合其ITS、TUB基因序列联合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研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4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根据病原菌菌落、孢子形态等特征,以及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广西莪
摘 要:为探明不同生长周期对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代谢物种类差异的影响,建立科学的培育体系及采摘体系,该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四数九里香新叶和老叶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DA)对代谢物的组间差异进行分析,采取将差异倍数、t检验的P值和OPLS-DA模型的VIP值相结合的方法来筛选差异积累代谢物。结果表明:(1
摘 要:为探究东京银背藤(Argyreia pierreana)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中低压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MTS法测定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rgypierin A(1)、4′-羟基-
摘 要:唇形科香料植物的挥发油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行业。为了明确27种唇形科香料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挥发性成分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依托psbA-trnH条形码明确供试香料植物种属,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分析27种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采用正己烷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谱库、保留指数和文献检索进行定性,分析27种唇形科芳香植物叶片的挥发性萜类成分,并比较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所含成分组成
摘 要:为探究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八角茴香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利用理化特性和波谱数据及结合参考文献确定所得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并采用DPPH法评价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从八角茴香果实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hydroxy-1-(4′-methoxyp
摘 要: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和适应新环境中,形成了客家武术文化。桂东南客家人在日常习武和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丰富且独特的跌打损伤药用植物传统知识。为了系统调查和记录桂东南客家地区跌打损伤药用植物的种类、应用方法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该研究在2021—2024年,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以玉林市陆川县、博白县客家社区为例,对桂东南客家利用的跌打损伤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一致性水平(FL)指数
摘 要:为探究壮药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LH-20、C18中低压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水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以及MS、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运用MTS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水龙中分离鉴定15个化合物,包括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和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
摘 要:为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该研究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ODS、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等柱层析方法对蛇含委陵菜6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运用MTT法测试各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1)从蛇含委陵菜中分离鉴定了
摘 要: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精油家系,探讨家系精油产率组分差异、变化和成分对抗菌活性的影响。该研究以南宁和武宣的4个5年生大叶桉家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鲜叶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桉叶精油提取,鉴定了精油化学组分,并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伤寒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大叶桉4个家系桉叶精油组成以73.695%~84.535%
摘 要:为探究鬼点灯(Bothriospermum zeylanicum)的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ODS反相柱色谱、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釆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HT-29)及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 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鬼点灯乙酸乙酯部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摘 要:为挖掘西南手参醇提物的应用潜力,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生化分析技术和MTT法,对西南手参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西南手参醇提物中含有天麻素(质量分数为2.5 mg·g-1,浓度为0.25%)。(2)西南手参醇提物对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并随着浓度的升高,作用更加明显,具有浓度依赖性,醇提物的浓度为
摘 要:为探讨山药腐烂块茎的真菌群落特征及主要病原真菌,该研究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技术和FUNGuild分析阐明了其真菌群落组成、网络特征及生态功能类群,并对潜在病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山药腐烂块茎中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优势属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篮状菌属(Talaro
摘 要: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存在繁殖率低和野生资源灭绝等问题,为探究三七的开花生物学与繁育系统特征,阐明其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低的原因,该文对其开花生物学参数、传粉系统和人工授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三七单花花期4~5 d,花序花期20~25 d,群体花期约60 d。(2)存在雌雄异位异熟现象,为典型的雄蕊先熟类型。(3)花粉粒为中型花粉粒,具有3条萌
摘 要:为探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穿心莲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盆栽实验,对穿心莲植株进行单一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s,FM)和地表多样孢囊霉(Diversispora versiformis,DV)处理,在接种后的30、60、90、120 d分别测定穿心莲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