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产力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建构出了基于价值追求的生产正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建立在马克思生产正义的理论基础上,具备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态三重正义性维度。此外,马克思生产正义为当前我国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解决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错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收入分配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过度等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摘 要]科技人才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面对生产力质态跃升的现实状况和科技人才构成的复杂情形,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人才生态环境理论认为,人才集聚及其能效发挥与人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科技人才生态环境。既要坚持政治引领、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科技人才的组织体系和社会化工作网络,又要加强
[摘要]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主体性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因此,新质生产力必然表现出人民主体的本质特征。从主体性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源表现为“一切依靠人民”,其具体体现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产业升级,激发劳动者创造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为本,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在经过爆发式增长后发展逐渐平缓,智库专家资源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质量,智库建设得到了高校学科优势的有力支撑,智库研究课题服务国家发展自觉性不断提升,在政策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评价、国际传播等方面建树颇丰。尤其在推动高校学科特色化发展、为知识界参与决策咨询提供渠道、推动高校学者积极改变治学范式等方面,高校智库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已然成为
[摘 要] 国家身份是一国对其形象的界定,其决定了国家的利益和行事风格,对一国的战略制定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身份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自我认知、身份叙事、他者认同三个构成要素。当前中国对于自身北极身份的认知主要包含三部分的对应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负责任大国、北极利益攸关者,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开展了相应的身份叙事,但受到传统北极理事会秩序、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加剧三方面的约束,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应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技术逐步嵌入治理体系中催生出实践层面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但资源禀赋、政治关注度等区域性差异使得重复建设、低效运转等情况仍然存在。通过以上海16个智慧化建设项目为案例,构建“技术-制度”互动分析框架,运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呈现智慧化项目中制度和技术领域内条件变量组态间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是我国政府主导、投资驱动型传统城镇化模式的重要动能和必然表现。然而,当前地方债问题日益显现,地方城投平台高杠杆主导城镇化模式亟待转型。基于2002-2020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与工具变量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及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地方债扩张对城镇化产生先促进再抑制的非线性影响,债务扩张初期有利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就业
[摘 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资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通过运用2011-2022年上市国企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混改显著提升上市国企的企业绩效;二是混改力度越大对企业绩效提升作用越不显著,国企实施混改要特别重视“如何混,混多少好”,谨防混改中转移国企控制权
[摘要]组织化动员是指依托自上而下严密政党与科层组织,运用多维方式促进多元主体价值认同与治理行为的有效方式,是助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能。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语境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组织化动员在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主性建设中,经历了由探索到发展再到完善的演变历程。这一过程体现出动员理念的逐渐成熟、动员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动员形式的持续优化,蕴含着中国式乡村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取向、党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