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尽之,曰“能感人”而已。 ——[明]黄周星《制曲枝语》 一、古祠、古画、古诗、古器:寻找消失的声音 2023年11月22日晚,“古祠听雪——冯满天阮咸独奏沉浸式音乐会”在北京正乙祠戏楼开启。在这个拥有三百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戏台上,一道透明帘幕将演奏者与听众隔开,这一“垂帘听琴”的设计灵感源自明代唐寅的《听琴图》,图中三人躲于壁后凝神听琴,憨态有趣。
阿根廷是南美洲南部地区的一个国度,在世界民族音乐中,当人们提起阿根廷的音乐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探戈,那激情中铿锵锐利的韵律,时而又游弋着似溪流般缠绵忧情的音流,还有在音乐铺陈中那激昂共柔情的男女双人舞等等构成了人们对探戈艺术的美好向往。探戈,一如人们提到西班牙就联想到斗牛士那样是阿根廷的国粹象征,他向世人展现了那一片土地上人们对音乐文化的注释。实际上,在发展至今的阿根廷音乐世界中,探戈影响了人们生
红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抹重要色彩,在寓意与精神上具有热情、活力、光明的象征意义,而这一特征也常被作为基调呈现在音乐作品中,也或多或少成为我们长期以来对于红色题材作品的基本认知与印象。随着人们审美格调的变化,新时代舞台理念的发展,红色元素在音乐与各类舞台艺术作品中的呈现亦有翻天覆地的创新性变化,至此,戏剧、话剧、舞蹈、音乐、诗剧等舞台与表现形式发生了各类“跨领域”的融合,其之间的边界亦越发变得
楼阁不仅是中国古代的特色建筑,也是当时人们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四大名楼为代表的唐代楼阁中有着诸多的音乐活动。唐时鹳雀楼内有文人音乐、民间歌舞的记载,这是当时重要的音乐活动场所;黄鹤楼内有着诸多的器乐独奏、合奏的活动;滕王阁中曾上演过《伊州》《柘枝》等宫廷歌舞大曲;而岳阳楼因其地多山多水的地理环境,有着船上管弦乐的特殊音乐形式。本文将从自然社会环境、音乐交流、音乐商业活动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
“思念故国乡土”在内向型民族性格的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以思念家乡、表达乡愁的各类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在琴曲中,就有表现蔡文姬对故土眷念与亲人牵挂的《胡笳十八拍》,战乱中掳往胡地,使文姬苦熬于思乡之情。与《胡笳》堪称姊妹篇的“昭君”系列《昭君怨》《湘妃泪》《斑竹泪》《妆台秋思》,也都是在音乐中表现王昭君怀念故国家园,思而不得、尽诉怀国思乡之作。 在中国传
一 1923年,桑桐出生于中国的一个小县城里,那时的他还名为朱镜清。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苏北解放区,他选择了两棵树作为自己的新名——桑桐,[1]正式开启了他在音乐上成就斐然的人生。 在桑桐的音乐生涯中,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生在上海(松江)、学在上海、教在上海。在2013年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活动中,一场名为“走向现代之路”的专场音乐会呈现在大众视野中,其中包括欣德米特的《室内乐》
一、“论坛”缘起 为推动大连市“东亚文化之都”建设,2023年12月23日大连大学音乐学院与大连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共同举办了“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北亚区域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论坛”活动。为了在学术上做充分准备,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在2023年春季成立了“大连大学东北亚区域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心”,在学术观念上,统合历史、区域以及国别学研究视角,致力于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研究、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产业
2023年12月9—10日,由安徽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安徽地方音乐研究论坛”在淮南师范学院知明湖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各界领导嘉宾肯定论坛的召开对推动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区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学者们共同的努力。在持续两天的会议研讨中,44位学者进行了5个专题,9场会议的精彩研讨,围绕安徽区域音乐史,传统音乐与文化阐释、音乐创作、音乐
在“他律”色彩浓重的音乐情感论横行的时代,汉斯立克另辟蹊径,提出了音乐自律论的观点,试图敲醒长期沉湎于音乐情感迷梦的人们,驱散影响音乐本质研究的重重阴霾,将音乐从黑暗中解放出来,重获光明。所有的研究领域都必须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不会因为研究对象而发生改变,音乐也同样如此。音乐自律论无疑是以理性直击音乐本质的典例,告诉人们切莫在音乐的边缘做诗意的漫步。本文将分析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观点,并从中产生有价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端的普及与发展,以综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音乐类电视节目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形态之一。中华音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而且具有独一无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吸引力,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节目,《声生不息》系列节目成功地推动了中华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它不仅展示了中华音乐的多样性,还为年轻一代提供了解、欣赏港乐,重拾经典,彰显
钢琴奏鸣曲自创立以来,一直受到作曲家的热烈推崇,尤其是在18世纪。作为划时代的音乐伟人,贝多芬将钢琴奏鸣曲加以创新,在作曲技术上不断挑战自我,在追求音乐理想和艺术创造上勇攀高峰。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每一首都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感。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阐述其蕴含的哲学及美学思想,力图为钢琴演奏者从美学的角度给予提示和借鉴性的研究思路,以便在演奏时能够充分表现贝多芬音乐的独
在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多重思维已经成为作曲家们创作的重要特征,那么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多重结构元素的剖析及研究,能够实现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这样一个更全面、更透彻的研究思路和结论,这对于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而创作的多元化中国当代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Romance and Dance是旅美作曲家陈怡创作于1995—1998年间的室内乐作品,全曲共两个乐章,分别为《琴箫引》
《战歌》[1]是作曲家刘雪庵联合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师生组织的“中国作曲家协会”创办的主要发表抗战歌曲的音乐刊物。自1937年创刊以来,直至1940年共发刊17期。刘雪庵担任期刊主编,根据刘雪庵爱国运动的活动路线,此刊出版地由上海迁到武汉再迁至重庆。刘雪庵所主导的《战歌》以发表抗战歌曲为主要目的,刊物内容大致可分为抗战歌曲乐谱、音乐论文、各地歌咏运动的报导介绍、乐坛报道、编者编后谈、与读者的通信几大部
一、历史文化背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音乐遗产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德国浪漫主义晚期出色的作曲家、指挥家。他的父亲是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出生于音乐世家的他年少成名,在十岁时已创作出《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等优秀作品。青年理查德·施特劳斯曾在曼宁根乐队担任指挥,该阶段对他后续的音乐创作风格和指挥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曼宁根乐队,施特劳斯受音乐哲学家里特影响,从李斯特、柏辽兹及
时代的进步促进了古筝艺术于当代的发展,同时也为其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当代古筝创作与演奏在韵味塑造与艺术表现方面展现出的局限性。传统筝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地域流派,这些传统筝派为筝乐艺术积累了众多珍贵的传统技术与经典曲目,为现代筝乐创作及高校的专业古筝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当前高校普遍的专业古筝教育情况来看,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传统筝乐的探索、学
中国民族乐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具有独特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乐器的发展也日趋多样化。中国戏剧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是一门集唱腔、舞蹈、武术、器乐于一身的艺术,在其中,以乐器伴奏为主要的调剂,是戏剧的灵魂,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器乐在戏曲艺术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从吹奏、打击乐器发展到弹拨、拉弦乐器,再到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众所周知,交响乐是一种涵盖多种类型乐器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经多个时代的变迁沿革过程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音响色彩,并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音乐作品。在交响乐的乐器声部构成中,除了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和管弦乐器组的诸多乐器来丰富旋律声部之外,多类型的打击乐器也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们不仅能够稳定节奏节拍,还在烘托音乐气氛方面有着独到的本领,通过与其它乐器之间的紧密配合
鲁艺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鲁艺的创立标志着红色革命音乐的开端,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文艺整风后,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出“小鲁艺”奔向“大鲁艺”,深入民众,为工农兵和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出了大量经典的文艺作品,为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培养了优秀人才。鲁艺通过传承、吸纳、认同、传递的方式使中国音乐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鲁艺对民族
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作为一门外来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正式进入中国以来,便在我国学界迅速发展。中国音乐学学界,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基础,而作为一门学科的“民族音乐学”,其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日益成为我国音乐学教学与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一、国内外高校课程开设情况 自20世纪中叶开始,民族音乐学一直是西方音乐类院校的常设课程,且仍在继续拓展其学科外延
目前,我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很多综合类高校都开设了打击乐专业,打击乐专业的整体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展。很多院校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学生打击乐团。以院校打击乐团作为载体,进行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重奏、合奏教学,开展广泛且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对传统的打击乐教学模式进行了极其有益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与职业打击乐团不同,院校打击乐团应以重奏教学为基础,以实践环节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和
数字化传媒语境下,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得信息以往“人传人”“面对面”的信息传播转向跨时空的“多对多”的交互性传播。该语境中,为文化艺术类的传播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特征之一,可以记录和传递民族信息,完美传承发展戏曲音乐,是稳定中华文化根亲特性,体现文化认同的优质载体。在数字化传媒语境中,戏曲音乐如何能够实现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使得更多的新生代认识、了解戏曲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音乐”)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表达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民俗风情与地域文化特质。然而,在现代社会语境下,非遗音乐的传播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传承人老龄化,新青年缺少在地化音乐感知及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需求等诸多困境,亟待寻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有效传播路径。 兴国山歌作为中国南方山歌的典型代表和国家首批民间音乐类文化遗产,深根于江西赣南地区,不仅拥有深
唐宋两代,大驾卤簿鼓吹走过了由兴转衰的关键历程。唐代,由于五礼制度的严格与规范,鼓吹署开始建立,其乐工数目不断增多、专业性亦逐渐增强,使得大驾卤簿鼓吹发展至高峰,较之隋代有着突破性的进展。至宋,由于综合国力衰弱、市民音乐兴起等,大驾卤簿鼓吹由盛转衰,人数减少、乐工大多取自民间,且大多备而不作。鉴于此,本文将从乐器种类及数目、应用程式、人员配置三方面探究唐宋之际大驾卤簿鼓吹的沿革,并深入社会背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