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2014—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种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绿色债券发行、突破性绿色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可有效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相较于西部地区企业和行业竞争度低的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对东、中部地区企业以及行业竞争度高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绿色债券发行可通过提高突破性绿色创新水平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据此,提出完善绿色债券发行机制、加强突破性绿色创新网络建设以及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多向开放的建议,以期为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文章基于微观角度,以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智能制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可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智能制造能够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数据要素利用效率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智能制造对低行业竞争水平组和数字鸿沟大的组、高新技术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智能制造使创新要素向创新实力更强的企业集中。
摘要: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2011—2023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限模型与分位数模型,系统识别数字经济、绿色创新对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效应、非线性特征及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溢出强度随地理距离扩大而增强,并随区域一体化水平动态变化,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是数字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关键路径;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呈“U”型演进趋势,后期作用增强,且与绿色创新存在正向联动,协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据此,建议优化数字经济空间布局,提升绿色创新支撑能力,构建协同推进机制,持续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动能。
摘要:技术交易可以弥补企业技术不足、优化企业技术结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2007—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城市技术交易网络地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交易网络地位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技术交易网络入度中心度和出度中心度都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内部强化和外部溢出机制下,技术交易网络地位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强化、研发配置优化、协同创新、知识溢出、创新成果转化等多个创新维度发挥作用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家精神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同时,上述效应也会受到城市级别、行业竞争强度、企业数实融合程度、生命周期阶段等差异影响。
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3年沪深A股涉农企业面板数据,探究地域文化对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南方稻作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特质显著促进了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稻米文化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沃土,从而推动了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表明,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具有情境依赖性,正式制度、外来文化冲击及营商环境等因素进一步强化了稻米文化在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促进作用。此外,稻米文化对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影响还存在基于所有权性质、规模大小以及所在地区数字化水平的异质性。
摘要:在金融强国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发挥科技金融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基于2013一2023年中国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在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家精神在科技金融通过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影响中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当制度环境达到一定水平后,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除区位因素外,政府支持和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不仅应加大科技金融投入力度和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还应重视企业家精神、优化制度环境。
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贸易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考察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对外开放可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结构升级是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重要途径;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呈现非线性“U”型特征;在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赋能作用更强。据此,文章提出应完善对外开放平台、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引领高技术产业协同集聚、因地制宜规划开放布局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文章以入驻数字孵化器的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数据要素资源化嵌入创业孵化的动态过程以及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的实践过程,探究数据要素资源化对数字孵化器产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资源化正向影响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数据整合与数据治理均显著提升数字孵化器产出绩效;数据要素资源化对数字孵化器的孵育绩效和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与运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并通过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间接影响产出绩效;数字孵化器的数据应用能力正向调节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与产出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数字孵化器如何通过数据要素资源化过程提升其产出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群体消费需求逐渐释放,银发经济逐步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章从经济贡献、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基础设施、企业参与、人口结构维度入手,构建银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银发经济发展指数,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和收敛函数分析银发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及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银发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呈“东高中平西低”分布特征,且是造成银发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全国层面银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极化现象,但极端值与平均水平差距呈缩小趋势;区域层面仅东部地区无极化现象,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极化现象。全国层面、三大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均不存在 σ 收敛和绝对 β 收敛,但存在条件 β 收敛性,表明各省份银发经济发展水平会趋向自身稳态水平。
摘要:向上管理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以及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依据保护动机理论,文章以领导高绩效期望为前因,探讨其对向上管理的影响以及发生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表明:领导高绩效期望正向影响向上管理;自我保护动机在领导高绩效期望与向上管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地位关注水平调节领导高绩效期望与自我保护动机之间的正向关系,并调节领导高绩效期望通过自我保护动机对向上管理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为组织促进员工积极投入向上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文章以2007—2023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视角,实证考察了女性董事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能显著抑制高管薪酬粘性,尤其是未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女性董事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机制探寻发现,在压力和代理问题严重的情境下,女性董事的治理效能更加显著,主要通过修正盲目乐观预期和缓解代理冲突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外部治理机制较弱时,女性董事的治理效能更明显,但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完善的大股东监督机制。研究结论对推动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提升董事会治理效率以及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