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委巷文人是一个与两班文人相对的概念,构成较为复杂,既有来自朝鲜朝中人阶层的译官、医官、画员等,也有来自于最底层的奴婢、胥吏等。学界认为,17-18世纪委巷文人诗社主要有:枕流台诗社、三清洞诗社、洛社、松石园诗社,但以上并非皆可称为诗社。其中枕流台诗社当改为枕流台唱酬;三清洞诗社当改为三清洞诗会;洛社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诗社,但是初具诗社的雏形,可以继续沿用该名称;松石园诗社是朝鲜王朝第一个正式
[摘要] 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问题具有复杂性而且理论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殖民东亚时期的作家梅娘作品中“他者”叙事的分析可以发现,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叙事的理论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欧殖民主义“西方与东方”“自我与他者”的二元结构,它不同于后殖民理论的“逆写帝国”,杰姆逊的“民族寓言”,以及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等理论,打开了思考殖民地“他者”议题新的理论空间。
[摘要] 伪满洲国朝鲜作家安寿吉的作品中存在着对于“民族”的思考与认识,其相关作品中的“他者”(即“满洲人”和“日本人”)叙事认识既是构成作家在“满洲”时期的现实认识的基础,也是朝鲜人在“满洲”探索生活方向的重要坐标。
[摘要] 东北亚人文共同体是基于地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开展人文交流所形成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其核心要义在于以人文交流为平台、以文明互鉴为思路、以民心相通为目标,实现不同国家间的对话与合作,从而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构建东北亚人文共同体丰富了东北亚共同体的时代意涵,是促进区域内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选择。在具体实践中,东北亚区域应从理念、主体、内容、方式四个层面多维推进,在理念上培养包容性区域共同体意识,在主体上坚持区域内多主体集体建构,在内容上加强东北亚文化主体性建设,在方式上探索官民并举的人文交流模式。
[摘要] 吴大澂所著《奉使吉林日记》和《皇华纪程》,记录了“奉使”与“皇华”行迹、日程和事略。“两度皇华”均为235天,分别为七、六个时段,载明了吴大澂“两度皇华”各时段的大致经历和时地、要务,对于研究吴大澂在东疆的重要建树和历史功绩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唐朝时期,汉文化发展至顶峰,向海外传播和辐射的力度亦变得空前强大。新罗是朝鲜半岛国家中与唐朝关系最为特殊的国家,双方不仅保持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文化上的互动关系更是超越了前代以及同时代东北亚地区的其他民族和政权。新罗对以盛唐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的强烈追慕、借鉴和利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汉文化向朝鲜半岛的全面传播,不仅推动了新罗自身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朝鲜半岛,乃至于日本列岛,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摘要] 20世纪初,为争夺“满鲜”殖民权,日俄矛盾已然不可调和。为给日俄战争及战后的经济扩张做情报储备,日本军政官民对东北亚地区进行了各种调查活动。1903年5月到8月,日本函馆商业会议所接受农商务省的委托,前往中国及朝鲜半岛做商贸调查,并据此向日本政府提交了《清韩俄贸易视察报告书》。报告书表达了日商对殖民“满洲”的希冀,其提出的增开新航线、扶持海外日商、经营大连取代营口等建议,对日本制定日俄战后东北亚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摘要] 韩国长期扮演权力受者,让其误认为不安全的最大根源是自身力量相对周边大国薄弱。冷战后,韩国不仅内化了中等强国身份,而且借助周边大国的力量,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积累权力资源、发挥影响力。中等强国身份要求韩国预测外部压力并加以适应。尹锡悦政府将“全球枢纽国家”“全球战略同盟关系”作为韩国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和优先目标,是预测外部压力加以适应的体现。在关系理论视角下,韩美之间已经建立起权力交换的“人情”机制,“回报”规范要求韩国满足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需求。通过权力交换机制,韩国不仅从个体、结构、关系三个层面获得权力资源,而且加入美国建立的“小多边”也为其提供了发挥影响力的平台。
[摘要]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2003年至2023年韩国涉华各类民调(民意调查)结果来看,韩国民众的对华认知呈现出负面倾向,这与不断深入的中韩关系严重背离。韩国“烛光革命”让世人看到了韩国民意对当政者及政策的影响力。在中美战略竞争态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韩国民调结果可能成为未来中韩关系稳定发展的潜在隐患,中韩两国都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韩国有关涉华民调数据显示,在未来中韩关系发展中“朝鲜因素”可能成为扭转韩国民众对华负面倾向的重要抓手。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这就要求在边疆民族地区必须认真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当下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都深刻影响并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切入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揭示边疆民族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同时亦有助于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宏观视阈出发,分析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与落脚点。
[摘要] 运用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等调查方法,调查“在韩朝鲜族”民族认同感自我认知的变化过程,进而归纳出“在韩朝鲜族”民族认同感的类型及特征。民族认同感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与环境变化及个人心境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韩朝鲜族”在环境变化之后,民族认同感亦会发生相应转变。这种重构过程,作为适应韩国社会的结果,通常在“朝鲜族集体主义”“追求平等权”“工具化倾向”等三个行为特征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成员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是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素之一,强化国家认同是逐步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的基础。
[摘要] 李奎报是朝鲜半岛高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表达道德情感的作品,它们从主题层面上大致可分为爱民诗、规劝诗和讽刺诗。这些诗大都采用形式相对自由的古体诗或歌行,通过写实主义创作手法如实地记录和反映诗人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将诗人的道德情感寓于客观叙事与形象描写之中,直抒胸臆,震撼人心。更重要的是,这些诗都蕴含着深刻的伦理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振聋发聩的道德警示和道德教诲。
[摘要] 宋代类书与其他中国典籍一样,在不同时期被不断地传入古代朝鲜,并且被本土翻印。它们不仅记录了部分古代朝鲜传说,为古代朝鲜文人科举准备与日常诗歌创作提供了便利,为诗歌用事锻炼与溯源提供依据,更为进一步考证、考据提供了线索。其中的讹误也被一些学力深厚的古代朝鲜文人作为直接的质疑和考证对象,加以批评与警示。这对如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研究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要] 唐代的大量边塞诗以乐府诗体裁的形式存在,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走出国门,引发了朝鲜朝古代文人跨越时空的回响与应和,促进了朝鲜朝乐府题边塞诗的繁荣。自16世纪中叶始,至20世纪初,有百位以上的朝鲜朝诗人在汲取唐边塞诗以及中国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乐府题边塞诗。这些诗歌在思想底蕴、艺术特色等方面与唐朝边塞诗交相辉映,共同为东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摘要] 《唐宋八家诗选》是韩国古代第一部中国唐宋诗歌选集,其七篇序跋记文充分展现李瑢与集贤殿文士的诗学观念。《唐宋八家诗选》的编撰响应了世宗大王的文化号召,承袭并发展了新罗末以来“唐风宋韵”的传统,凸显了重实用的儒教诗学价值观。通过以“唐风宋韵”为底色的雅颂复古、学诗作诗的效法典范、和而不同的诗学观、大力推举李瑢及《诗选》等四个方面考查李瑢等人的美学情愫,同时探讨《诗选》对高丽朝诗话的精神通变以及中国相关诗话思想的借鉴,可以充分了解《唐宋八家诗选》对后世学诗、朝鲜朝中后期各类诗选集的编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摘要] 针对朝鲜语命名实体中人名的提取,从语法结构、上下文结构、语义结构等三个方面剖析了人名的语言学特征。首先,通过统计研究,确定了与人名结合较为频繁的几种助词组合作为人名初筛特征,同时提出仅与前一音节相关的助词形态变化的统一化方法,来降低构建自动抽取语料库时的标记复杂度。其次,通过常用称呼加上下文窗口的方式快速定位人名,提高人名抽取的准确性。最后,针对不同语境下的人名分类变化问题,提出细分化和提取建议。
[摘要]随着参与北极事务的国家不断增加,大北极地缘政治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地缘政治学对自然地理因素的认识在北极域内、域外国家权力的变化中得到了体现,形成了大北极地缘政治的物质基础。批判地缘政治学对思想观念的认识也在北极域内、域外国家的北极政策变化中得到了验证,形成了大北极地缘政治的思想观念基础。后批判地缘政治学对“领土”与“空间”的认识为构建“领土”与“空间”两种叙事提供了依据,从而提供了“北极身份”和“全球身份”并行并相互强化的大北极地缘政治实现路径。
2023年8月19日至21日,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延边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延边大学东亚跨文化研究中心、延边大学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延边大学东亚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以“东亚人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为主题,深度挖掘和阐发朝鲜—韩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吸引了来自27所院校的79名
温州大学王小盾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汉文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2&ZD162),于2020年以免于鉴定的形式结项。最终成果形式为著作和论文,约500万字。子课题负责人:王皓、张志辉、崔静、张娇、刘盟。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古代东亚的汉文化圈是以使用汉字、崇尚儒学、施行礼乐制度为文化特征和价值标志的。中国文化向周边推进的过程,在域外造就了大批文献,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