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与现实场域,但马克思绝非是将劳动主体与资本主体进行机械的二元对立,而是经历了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出发,在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之后,完成以资本逻辑为统摄来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视角转换。通过对劳动、劳动能力与劳动力的区分,劳动力商品成为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理论中介。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分析框架下成为商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沃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走出来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超越和突破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束缚,在系统把握党全面领导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紧紧依靠“两个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精髓在于它
摘要:在“后巴黎时代”,能源正义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应有之义。能源正义以个人权利为价值归宿,公平分配人际间、区域间、国家间的能源利益与能源责任,为能源转型提供道德标准、价值理性与理论框架。能源正义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吻合,能为我国能源转型之路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其中,人口规模与能源消耗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能源转型面临的基本国情,这既反映了能源转型之路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也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潜
摘要:习近平讲中国故事富有话语感染力和思想感召力,是对中国故事的权威表达,为传播中国方案、中国理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范式。话语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习近平讲中国故事的话语生成有其独特的时代语境、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文化根基。习近平立足现实问题、围绕时代新变化、放眼全球新发展,通过借用中国传统故事、提炼现代中国故事、融通世界与中国故事,将历史智慧转化为话语
摘要:数字技术嵌入公共管理领域后,在提升公共管理效能的同时也引发了数字官僚主义弊病。在公共管理数字化转型中, 数字官僚主义通常以“痕迹主义”盛行、 “电子衙门”林立、 “信息烟囱”众多、“面子工程”泛滥、“信息轰炸”频繁等形式表现出来。数字官僚主义的出现和蔓延造成了诸多危害,包括背离数字政府建设初衷、加大基层工作压力和负担、削弱数字政府治理效能、损害政府公信力、增大政府问责难度等等。为此,需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