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在宏观经济、政策支持等多因素驱动下发展。尽管城市物流车整体销量小幅下滑,但新能源城市物流车销量达28.0万辆,同比增长27.5%,渗透率升至42.5%。区域上,海南、广东等省份及一线、新一线城市增长显著。行业竞争激烈,未来5年是关键攻坚期,技术迭代与短途场景渗透是重点,2025年部分车型有望继续进行能源结构的更迭,但市场仍面临充电设施、维修保养等挑战。据此,通过对宏
摘要: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交通解决方案,正迎来蓬勃发展。我国积极响应全球趋势,在政策和市场规模上均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状,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份额,并阐述了技术进步对市场发展的驱动作用。随后,深入剖析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即“三电”系统(电驱、电池、电控),并对电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表
摘要:新能源重卡设计对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冷却系统作为动力系统附件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车动力性及能耗。以某纯电动自卸车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在各种工况下温度都能维持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对整车冷却系统匹配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该方案包括电子水泵、电子风扇和散热器等部件的理论分析计算。通过仿真软件搭建冷却系统模型,对冷却系统流量和散热器进出水温度进行仿真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
摘要:基于对轻卡路面负荷强化系数的研究,测试了实际市场综合路面负荷损伤度以及在襄阳试车场综合路面负荷损伤度,设定了轻卡路面负荷市场里程强化系数,提出了符合轻卡路面负荷可靠性行驶试验规范。 关键词:轻卡;路面负荷;强化系数 中图分类号:U476 收稿日期:2024-11-22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502004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路面负荷是指汽车在行
摘要:以平顶山学院国鼎方程式车队第一代FSEC赛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在CATIA中完成对车架的设计与建模,再将线框模型导入ANSYS中完成有限元分析,对车架的强度、刚度和模态进行求解,分析仿真结果优化改进车架结构,再对新车架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并对优化前后车架的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新车架满足大赛规则要求和轻量化设计要求。 关键词:FSEC;赛车车架;强度;刚度;模态;轻量化 中图分类号:U46
摘要:探讨电动汽车充电决策中关键因素,分析充电需求多样性,提出可调功率下的有序充电调控策略,通过自适应角度区域划分法优化充电过程,提高充电效率和电网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有序充电模型,明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实例分析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合理充电策略不仅能满足用户需求,还能促进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功率分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调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U461 收稿日期:
摘要:基于流固耦合法探究了一种运输车罐内液体冲击晃动过程,分析了不同时刻不同制动激励下液体的气-液两相分布、防波板侧向力Fy、罐体等效应力和总形变大小。结果表明:在液体自身重力与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罐内液体运动呈现周期性衰减变化,最终回归初始时刻状态。运输车制动加速度的改变,不会影响罐内液体不同时刻的气-液两相分布图。在运输车罐内液面高度、防波板数量结构、装载危化品介质及转向离心加速度等因素恒定不
摘要:吸嘴是洗扫车气路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吸尘效率、吸尘能力和工作可靠性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用整车流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五因素三水平的多目标正交试验,并采用综合频率分析法对直观分析数据和极差分析数据进行评价获得综合优化方案,对吸嘴的结构参数作了优化。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关键词:洗扫车;吸嘴结构;DOE优化 中图分类号:U467 收稿日期:2024-11-18 DOI:10
摘要:压缩式垃圾车作为我国常见、数量较大且使用频率较高的生活垃圾收转运车辆,如今已处于一个瓶颈阶段,国内各生产厂家的同类产品已出现严重同质化。各厂家均在一定程度上采用降价来挤占市场,而并非将主要精力用于产品技术革新,这显然不利于产品的提升和行业的发展。基于此,从多个视角提出若干可用于压缩式垃圾车的技术革新方向,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压缩式垃圾车;同质化;技术革新;一减一降三提升 中图分类
摘要:梳理了密码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现状,并从远程无线通信和近场无线通信两个维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密码技术在保障汽车信息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在远程无线通信方面重点探讨了Wi-Fi、LTE及卫星定位等技术的安全性能提升,以及TKIP、AES、KASUMI等先进密码技术的应用。在近场无线通信领域关注了NFC、蓝牙、UWB等技术的密码安全机制优化。总结了密码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亮点
摘要: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对于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智能性、自主性和效率至关重要,该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无人驾驶车辆在各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基于此,分别从视觉SLAM和激光SLAM建图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对比不同方案下视觉SLAM和激光SLAM建图的测试结果与特性,提出可以提升SLAM建图精度和可靠性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自动驾驶;SLAM技术;建图;方法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座舱的进步,使其成为集人机交互、辅助驾驶、安全保障和娱乐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智能座舱配件分为四类:人机交互设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人机交互设备采用语音识别、手势控制和触控屏,提高驾驶便捷性和安全性;ADAS通过传感器融合技术提升驾驶安全,奠定自动驾驶的技术基础;信息娱乐系统提供实时导航、娱乐和网络连接,丰富驾乘体验;环
摘要: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将5G技术应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成为推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分层网联架构,实现车路云协同和远程辅助控制。基于实际道路测试数据显示,5G网络环境下系统端到端时延降至10 ms以内,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1 Gbps,感知探测距离扩展至300 m,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系统整体可靠性提升至99%。试验结果表明,5G技术的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AI大模型,针对智能座舱多模态信息的高效处理与融合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多模态信息采集与大模型处理一体化的系统架构,并对语音、视觉、手势等多种交互模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语音-视觉协同处理、手势-语音融合识别等多模态融合算法,给出了多模态特征提取流程。进一步地,从实时性、准确性、鲁棒性等角度对智能座舱交互系
摘要:智能汽车作为新兴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V2X(Vehicle-to-Everything)模式将其引入校园建设有着重要意义。V2X模式下的智能汽车能够实现车辆与校园设施、校园人员的全面互联互通,为校园安全管理、智慧交通、能源管理等带来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部署V2X通信系统和配套设施,智能汽车可在校园内提供安全便捷的接送服务、自动泊车导引、车联网信息共享等功能,提升校园运行效率
摘要:基于昆明市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数据,应用MOVES模型计算昆明市高速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为验证MOVES模型本地化后模拟值的准确性,对比修正了国六标准的小型汽油客车在MOVES模型与PEMS实测中获得的排放因子,并利用ArcGIS技术建立了昆明市2021年1 km×1 km高分辨率的网格化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21年昆明市高速公路机动车CO、VOCS、NOX、PM10、NH3和SO2排放
摘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因其独有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自动紧急制动(AEB)测试及其他自动驾驶的测试中。研究了ADAS试验用电动自行车目标物雷达散射截面值的测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介绍、测量环境要求、目标物尺寸测量和雷达散射截面值测量,并给出实际测量结果。研究结论可为电动自行车目标物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ADAS试验用电动自行车目标物;尺寸测量;雷达反射截面积
摘要:随着汽车零部件空气悬架压缩机快速发展,空气悬架的安全性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为解决空气悬架试验方法问题,提出一种空气悬架压力、流量等需要进行测试的测试台架。该测试台架可实现在不同供电电压和不同环境温度下,对空气悬架进行一般功能性能的安全测试。 关键词:空气悬架;测试台架;性能安全测试 中图分类号:U467.5 收稿日期:2024-12-18 DOI:1019999/jcnki1004-
摘要:在复杂道路场景下检测图像存在光照变化、遮挡、背景杂乱等问题,导致对场景里多目标的检测难度增大,尤其是在山地城市的道路场景下的检测。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算法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MIS(YOLO for Multi-target in Infrared Scene)。在典型山地城市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YOLO-MIS在满足网络模型轻量的情况下,与原模型相比其检测精度提升
摘要:围绕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展开,分析制动力分配模块、制动力控制模块、车轮制动力控制节点,确保在不同驾驶条件下实现最优的制动力分配,提高车辆的稳定性。控制权切换策略下,系统能够在不同工况下自如切换控制模式,提升制动性能,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仿真测试,对EMB系统的制动性能进行全面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显示,EMB系统在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 关键词
摘要: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油车尾气排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氮氧化物(NO)作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超标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据此,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汽油车年检时NO超标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本研究旨在为汽油车尾气排放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油车;年检;氮氧化物;超标;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U4
摘要:以露天煤矿土石方剥离运输为例,从多个维度剖析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使用过程中轮胎损耗的原因,并提出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措施,研究结论对降低矿区用户使用成本和节能降耗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宽体自卸车;轮胎损耗;露天煤矿;寿命延长措施 中图分类号:U469.4 收稿日期:2024-12-17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502022 1 前言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
摘要:汽车内饰立体几何纹开发中,采用传统化学腐蚀工艺时存在纹理错位、扭曲、拼接线外观不良的问题,采用激光镭雕模具钢加工皮纹时存在加工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一种激光化学腐蚀复合技术,创新性地将传统化学蚀刻工艺与激光镭雕纹理科技相结合,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生产实验验证表明,新方法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并能为汽车内饰后续的品质提升可靠的工艺技术。 关键词:激光;蚀纹;汽车内饰;立体几何
摘要: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然而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充电和电池热失控,引发自燃或爆炸,严重威胁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基于此,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角度出发,对目前动力电池过充电引起的热失控进行综述,总结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形成过充电的原因,梳理避免过充电引发的热失控的最新技术和策略。研究结论为未来面向实车安全运行的动力电池过充热失控防控新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
摘要:随着汽车在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在过去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诊断方法研究和应用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此,介绍了维修数据处理模型、语言处理模型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阐述了汽车故障诊断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描述了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学习、知识推理的过程,也介绍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模型的汽车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关
摘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作为关键能源储备部件,其工作性能和安全性对整车性能至关重要,研究电池组均衡充电策略和热失控预警机制意义重大。首先阐述了电池组充电原理和热失控风险,分析了导致单体电池不均衡和热量积累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不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充放电均衡控制策略,并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热失控预警机制,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设计和热管理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动力电池组;
摘要:针对汽车喷涂车间碳排放监测与管理难题,建立了多维度监测体系,对涂装线VOCs排放、能源消耗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监测数据显示,优化喷涂工艺参数、改进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方式实现减排15%~20%。采用水性漆替代溶剂型涂料,结合智能喷涂系统应用,碳排放量降低30%。构建预警管控机制,实现碳排放精准管理,为汽车制造企业碳达峰行动提供技术支撑,使喷涂车间碳排放监测准确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摘要:现代汽车技术越趋复杂,传统维修依赖事后与定期保养就越显局限,因汽车ECU增多及传感器广泛应用,运行时产生海量且涵盖多方面的数据,而传统维修模式难以利用它们。大数据的兴起为收集、存储、分析数据以挖掘故障特征提供了可能,为汽车故障预测带来新契机。基于此,结合汽车故障数据采集与处理,基于大数据的汽车故障特征提取展开分析,同时针对人工智能算法应用进行研究,并进行汽车故障预测性维修模型构建与验证,旨在
摘要:免喷涂工艺作为一种革新的绿色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零件的制造中。通过在基材中添加特殊颜料或金属粉末,免喷涂技术能够省去传统喷漆环节,直接实现理想外观效果。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汽车内外饰复杂结构零件的免喷涂工艺进行分析,为汽车制造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汽车内外饰;结构零件;免喷涂工艺;汽车制造 中图分类号:U466 收稿日期:2024-12-19 DOI:101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空调系统性能与可靠性备受关注。探讨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点,并针对制冷与暖风系统的常见故障,提供检测与维修流程。通过仪表检查、控制器及线束排查,以及万用表测量,分析制冷不佳、暖风不热等问题原因,并给出维修建议。同时,总结制冷剂不足、冷凝器堵塞、空调滤芯堵塞、压缩机故障及控制系统故障等处理方法,为维修人员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提升驾驶舒适性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质量、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然而,师资力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转。基于此,阐述了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概况,分析了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提出了系统的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包括校企合作培养新型师资、市场
摘要:针对汽车行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以及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与行业需求的差距,提出了教学内容调整优化的实施策略。该策略包括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顺序和课时比重,注重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衔接;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理实一体化、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能力。通过这些策略,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