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政策协调的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同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
内容提要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乡村地区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新道路。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是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需要乡村传统生产力逐步向新质生产力过渡,以新要素、新科技、新动能为出发点加快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长效机制。当前乡村产业体系薄弱、结构单一、农业大而不强、先进要素缺乏均是主要症结。因此,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需要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推进要素重组与优化,提高农业全要素
内容提要 在战国诸子对“规矩”几乎众口一词的褒赞中,庄子及其后学是唯一思考过“规矩”限度的思想家。其中,既包含政治伦理层面的抗议,也有日常生活的反思。对于技艺活动而言,《庄子》所要求的“盖规矩”涉及法则在技艺知识尤其是“行家绝技”中的限度问题,包括“规矩”所包含的主客对立导致对性命的束缚、技艺授受层面“规矩”的不可传授性,以及作为可以言传的“规矩”对掌握技艺的不充分性。其意并非着眼于技艺的卓越,而
内容提要 《论语·泰伯》中,孔子以“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和“民无能名焉”来形容尧的为君之道,成为后世理解《尧典》的必要参照。“唯尧则天”指向尧的事功背后的形上本体,“民无能名”则揭明圣王之治循行天道、其化自成的基本原则。不同于汉唐经学以宇宙秩序来解释尧的“顺天而行”,宋代性理之学将“天”转化为与圣人心性相贯通的天理,《尧典》所载圣王德业即本于天理。从公诚无妄的内在心性出发,圣人无为而治,令万民自然
内容提要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问世,标志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诞生。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基于大数据的半监督或无监督学习的能力,以及规模大、涌现性和通用性等特点,其已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与人类智能的高度相似性,但二者在智能载体、智能生成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根本差别,这决定了人工智能与就业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维恩关系,涉及替代、协作与拓展等多个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与以往的人工智能
内容提要 数字经济驱动下新型灵活就业形态已成为传统就业的重要补充形式,稳固和提高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质量对于实现稳就业保民生重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4—2020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数字生活对灵活就业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分维度影响及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生活能显著提高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质量。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生活会通过社会资本增强效应和人力资本提升
内容提要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应当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下考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与治理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机器学习技术的高级形态,其演化路径受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塑造。其意识形态倾向是从互联网大数据中“学习”得来的,受到互联网舆论生态的决定性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逻辑脱胎于商品流通逻辑
内容提要 随着数智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调整个体发展与数智技术之间的关系,让个体获得真正的自由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自由全面发展本应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但数智时代衍生出的“数字异化”等问题,使得个体的自由悄然隐退。立足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自由隐退主要体现为自我决定的异化、自我创造的异化、自我实现的异化三个方面,从而影响“完整人”图景的建构。可以通过重构数智技术价值认知、重构自身角色认知、构建
内容提要 当前智媒场域中,青年的主体意识结构存在着较明显的碎片化问题,突出表现在内容体系的割裂化、呈现状态的离散化与发展过程的非线性化这三个方面。造成该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资本宰治算法造成的“流量变现”平台运营逻辑,但在深层次上还涉及快速现代化进程引发的青年主体自我矮化心理与以后现代文化为底色的部分青年亚文化的干扰误导。为此应从精准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对智媒运营的规范与引导工作和着力消除各类
内容提要 汉代村落空间构造在继承原始聚落与早期村落传统的同时,补充与强化了各种要素组成,使村内居住区与村外祖茔区所构建的二元格局不断完善,村落空间布局、层次结构以及要素配置适应了战国以来农耕文明的发展变化,奠定了中国古代村落空间构造的基础。汉代村落空间构造所具有的特性,造就了中国古代村落的独有功能与价值。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社会动荡,村落都是最为稳定的存在。正因为此,村落也就成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基
内容提要 顾颉刚提出的“古史层累造成说”大致可以理解为两种类型:一是《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表达的狭义之说,论述的是古史帝王的出现时间和次序,具有一元单线的特点;一是《答刘胡两先生书》《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等文献透露的广义之说,论述的是古史帝系的演进,具有多元多线的特点。顾颉刚的狭义说与崔述《考信录》存在深刻而重要的差异。顾颉刚的广义说包含了狭义说,可以视为虚构(+传说)—移并—层累说。在学
内容提要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建设新时代。全球化社会、全球社会正义、全球化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和现代性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现代政治哲学决定社会哲学和社会福利哲学,社会哲学、社会福利哲学和政治哲学相互影响。世界现代主权国家社会福利哲学范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划可分为四个不同时期:1500—1814年是欧洲现代制度文明孕育奠基、工业革命和国家革
内容提要 街道办事处是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组成部分,在基层治理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但一直以来对于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置乃至发展走向等问题难以形成共识。现有研究形成了“过渡论”和“情景论”两类取向,但很难解释街道体制的异质性和模糊性。引入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分析,街道体制事实上成为国家与社会间的“调适装置”,它通过发挥转换传导、政治统筹、社会团结和情感连接等功能的方式,促成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