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暨创作研究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举行。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中国美术
【编者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蛇这一独特的生物不仅以其神秘的形象引发人们的好奇与敬畏,更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古老的图腾到绘画艺术的演绎,再到民俗传统的延续,“蛇”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文化意象,如智慧、神秘、财富等。乙巳蛇年将至,本期《中国美术报》为您讲述“蛇”文化的那些事。 蛇,大者曰蟒,小者曰虺,民间又有“蛇即小龙”的古老传说。作为中华文化民间信仰中重要的动物崇拜对象之一,蛇在
【编者按】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承载着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文明核心理念,还传递着团圆、亲情、祝福等美好寓意。在这个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里,各地美术馆的“年味儿”显得尤为浓郁。馆方精心策划,陆续推出了多场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活动和展览,展出了馆藏的艺术精品、珍贵的重点文物以及丰富
本报讯 在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创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1月16日,中国国家画院携手中央新影集团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翰墨飘香迎新春”迎春送福联谊活动。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们走进中央新影集团,为其员工送“福”字、写春联。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书法篆刻所原所长魏广君、副所长(主持工作)谢小铨、原副所长洪厚甜,艺术家王厚祥、王东声、赵际芳、梅跃辉、唐朝
本报讯 1月9日,“丁原禄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111会议室举行。捐赠仪式上,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姜宝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李虹霖、捐赠者丁原禄分别致辞。随后,李虹霖向丁原禄颁发收藏证书。捐赠仪式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副馆长杜浩主持。 丁原禄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2005年在中国国家画院姜宝林艺术工作室学习,师从姜宝林、胡应康等著名画家。丁原禄的艺术生涯取得累累硕果,创作出众多极具艺
本报讯 1月7日,青海省文联2025年“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百姓村晚”展演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田家沟村。 “百姓村晚”文艺演出的舞台上,由西宁市文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联、湟中区文联推送的乡村特色节目陆续上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各演出队编排的社火表演、剪纸服装秀、花儿联唱、皮影戏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活动现
本报讯 1月7日,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新春进基层 文艺助振兴”文艺志愿服务暨“万福迎春”书法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沈阳火车站二层候车大厅举行。活动仪式启动后,“唱响经典 喜迎新春”合唱快闪在沈阳站内精彩上演,近百名文艺志愿者用激昂的歌声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钢琴、管弦、打击乐器激情伴奏,为活动现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与节日氛围。辽宁省书法家
本报讯 1月15日,河北美术馆在石家庄市栾城区西营乡赵家庄村开展“送福进万家”春节公益活动。作为“2025冬游河北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本次活动,河北美术馆切实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优化了高质量文化资源供给方式。书法家李国良、张彦斌、傅振羽、于晓中、苏道玉、赵献刚为村民书写春联和“福”字,把一幅幅饱含祝福的春联和“福”字送到广大群众手中。活动共计送出春联和“福”字320余幅,为当地老党员、退
本报讯 文艺志愿启新程,欢声笑语暖人心。1月9日,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启动仪式在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举行。本场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湖北省演艺集团、中共孝感市委、孝感市人民政府主办。 活动启动现场还开展了“万福下乡”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写春联送祝福书法惠民活动,以及文化集市惠民活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提名项目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院 协办单位:天津博物馆、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杭州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嘉兴博物馆、君匋艺术院、叶浅予艺术馆、嘉善县博物馆、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平湖市博物馆、东阳市博物馆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7、8、9号展厅 展览时间:2024 年12月27日—
1月2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是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湖南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大型国画长卷创作项目的成果,由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当代中国画创作院院长康移风领衔,携邹力农、刘苏斌、吴金球、秦晓、陈正泉等知名画家历时两年
四川省诗书画院于1984年11月10日正式成立,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四川省中国书画创作研究学术专业机构。以“诗书画”冠名,意即书画同源、诗书结合。建院以来,一直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己任,以“出精品、出人才、出名家”为宗旨,在继承传统文脉基础上探索创新,实现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化的全方位统一。 四川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特别是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成就卓著,是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画
部分教师刺绣作品选刊 部分学员刺绣作品选刊
【编者按】2024年11月12日至23日,由中国美术馆指导,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苏州国画院、海虞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江南入砚——姚新峰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集中展示姚新峰自2000年以来各个时段的代表性作品近70件,涵盖了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里的第5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味着此时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所以得名小寒。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这描述了小寒时节的自然现象,即大雁开始向北飞,喜鹊开始筑巢,雉鸡开始鸣叫。民俗方面,小寒正值农历腊八前后,“腊八节”是人们必过的节日,民间这天有喝腊八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农历年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清代农书《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由此可以看出,大寒之所以被称为“大”,是因为它比小寒更加寒冷,是寒气达到极致的时刻,同时这也预示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我国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这意味着大寒时节
春节,又称新春、新岁、岁旦等,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团聚与祈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种肯定。春节是一个充满祈福和希望的节日,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会进行各种祭祀和祈福活动
现代主义园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兴盛而在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类园林实践。美国学者马克·特雷布认为,功能化、效率化与标准化是这类实践所遵从的设计价值观,其作品也呈现出简洁、洗练甚至排斥装饰和细节的形式特征。尽管现代主义园林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实践类型,但是长期以来对其的反思和批判也不绝于耳。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在于以下两点:其一是缺乏对地方性的尊重,其二是缺少对时间与情感的考量。
【编者按】 作为一位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徐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着中国美术的前沿问题,更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管理之中。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不断思考着画院创作机制、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及中国艺术评价体系的建设。同时,作为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徐涟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本期“对话”专栏,邀请徐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