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探索金花葵在黔中地区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本研究采用播期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金花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下,随着播期推迟,金花葵株高、茎基直径、花冠直径等主要农艺性状和每株开花数、百果重、百粒重等产量性状显著减小。同一播期,随着密度增加,金花葵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花冠直径、百果重和百粒重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茎基直径、每株开
摘要: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耕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黔南州作为喀斯特地区的代表,其耕地资源不仅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还需应对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挑战。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2009—2019年间黔南州各县(市)耕地资源变化数据和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等手段,对黔南州11年间耕地资源的变化情况、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承载能力进行
摘要:为了筛选对玉米安全和对杂草防治效果好的除草剂,本研究选用3种土壤封闭处理药剂和5种茎叶喷雾药剂进行玉米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8种药剂均对玉米田间杂草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且不影响玉米安全生产。土壤封闭处理中,66%的乙·莠·滴辛酯SE 300 mL/667 m2防效最佳,施药65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5.95±1.00)% 和(92.67±0.26)%,且玉米增产率最高,与空
摘要:植物能否协调好碳水耦合关系是其适应环境限制的环节之一,因此,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其适应环境,尤其是胁迫环境的关键组分。而当下气候变化及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短缺格局愈发严峻,因此,开展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是当下对水资源研究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本文以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为主题,概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及发展,评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方法,并对比探讨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稳定碳同位素
摘要:赤皮青冈属于壳斗科栎属的常绿乔木,是我国的珍贵树种之一,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赤皮青冈的种子容易受虫害影响,发芽率偏低,有性繁殖速度缓慢,且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这些因素导致了赤皮青冈种群数量的减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育种效率、实现物种快速且稳定繁殖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赤皮青冈组织培养技术在我国的研究进展,涵盖了无菌体系建立、外植体选择
摘要:通过构建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对舞阳河进行健康评估,提供科学的河道治理依据。于2023年丰水期开展舞阳河浮游生物调查,基于因子得分分析,对调查断面开展浮游生物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出舞阳河浮游植物107种,隶属8门73属,其平均丰度与生物量分别为1458 ind/L和28.80 mg/L;浮游动物50种,隶属4门39属,其平均丰度与生物量分别为20 ind/L和0.56 mg/L
摘要: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类群,广西烟区烟蚜的蚜茧蜂种类及优势种的发生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2021—2023年连续三年对广西烟区烟蚜蚜茧蜂进行田间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烟区烟蚜蚜茧蜂主要有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其中,烟蚜茧蜂占94.47%,菜蚜茧蜂占0.72%,非蚜茧蜂占4.81%,说明广西烟区优势蚜茧蜂为烟蚜茧蜂。烟蚜茧蜂发生规律主要呈单峰型,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僵蚜和烟蚜茧蜂的始发
摘要:为比较不同产地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本研究选取了来自江西、湖南以及广东的山胡椒油样品各两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常量肉汤稀释法和GC-MS分析法分别从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CMIC)和化学成分分析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1#和2#山胡椒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与对照组相近,其余样品
摘要:棉蚜是花椒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探明食蚜瘿蚊对花椒棉蚜的捕食作用,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食蚜瘿蚊和花椒棉蚜的密度梯度,利用控制单一变量法探究了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花椒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密度干扰反应以及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花椒棉蚜各龄期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II模型;对花椒棉蚜1~2龄若虫的最大日捕食量最高,为27.548头;对花椒棉蚜各龄期若虫的
摘要:为了给野生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 Sm优良种质提供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其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初代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并研究了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2MS是野生空心泡幼嫩茎段诱导芽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而1/2MS+6-BA 1.5 mg/L+NAA 0.1 mg/L+GA3 3.0 mg/L则是增殖阶段最适宜的培
摘要:为研究《山地农业生物学报》零被引论文特征,降低零被引论文概率。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统计了《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4—2018年零被引论文的数据,分析了零被引论文下载量、论文类型、篇幅、基金资助、内外稿、参考文献情况。结果表明:零被引论文篇均下载量为105次,远低于论文篇均下载频次(245次);4页及以下的零被引论文占零被引论文总数的67.44%;零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近2年参考文献占比小于
摘要: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是由大型基因家族编码的多功能酶,在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镉(Cadmium, Cd)超富集浮萍的cDNA为模板扩增出LmGSTU1基因,并进一步对LmGSTU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LmGSTU1基因全长675 bp,可编码224个氨基酸,存在GST-C和GST-N两个亚家族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305个草原样地进行野外植物群落调查和物种鉴定,利用《中国植物志》《中国药用植物》《贵州植物志》、植物物种信息系统(http://www.iplant.cn)及相关资料和工具对每种草原植物进行应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调查到贵州省草原植物132科535属986种,其中,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的物种总数最多,为优势科,属数>20的大型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和唇形科4科,有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