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具有超时空性,包括超时代性和超方言性。汉字正是以此维系了汉语的跨时代认同感和跨方言向心力,强化了方音各异的各地民众的民族、国家和文化的认同并代代相传。 汉字是由形音义构成的整体,缺一不可,其实质是汉字以自己的形记录汉语的语素·音节。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指出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这是对汉字本质的精准定义。汉字的形和义有超时空性,这好理解;那汉字的音呢?人人笔下字同,处处口中音异。莫非字音没
提要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人文学术大都经历了现代转型发展,文字学从传统“小学”向现代学科的转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小学”中逐步分立、以汉字形体研究为中心的体系的构建,古代汉字学、近代汉字学和现代汉字学等分支学科的形成,以及体现基本理论的名词术语系统的创立,是文字学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展现了文字学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代表了文字学学科建设的持续进步。总结文字学现代转型的经验,其历史动因为:(1)西方语
哲学翻译是汉语哲学觉醒的园圃。在汉语哲学的范式之下,可以发现,哲学翻译中核心的、基础的词语的选择和对译,直接关涉两种语言有关形而上学、认识论或道德哲学等的观念、理论体系及其相应的制度。 任何思想的最终物理形态都是语言。换言之,既有的哲学观念和体系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保留下来,而当下的哲学活动也只能栖居于语言之中,尽管不安分的哲学总是寻求超越,或以超越为自我标榜。无论是已经生成的哲学,还是正在发生的哲
提要 德语Recht 一词包含“正义”“公平”“权利”“法律”等多层含义。考察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献中Recht 的汉译,辨析Recht 与“法”“权利”“法权”等译词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这些译词都难以完全表达出Recht 的含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语言和意识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而其背后则是不同的历史发展。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的过程中较之欧洲其他国家更多地继受了罗马法,Recht 一词含有源于罗马城邦的建立于平等与自由基础上的“正义”和“权利”的观念,而这些语义关联是中国的法传统所缺失的。厘清语言、意识、世界三者的复杂关系,对某些关键词汇翻译困境的考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对于这种关键词相互关联的多层含义的探究,可以揭示语言秩序和观念秩序背后的现实基础和历史发展,而这恰恰是汉语哲学可以着力之处。
提要 “无我”本是佛教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从梵语的否定表达来看,佛教对“我”的否定,即“无我”,分为两种情况:(1)否定“我”的存在而无任何肯定,“无我”义为不存在(轮回解脱的)本体或主体;(2)通过排除“常、一、主、宰”等特殊属性而肯定相对立的“识”,“无我”就意味着肯定“唯识”。但汉译佛典对此不作区分甚至无法予以区分,因此,作为翻译名相的“无我”以及另一译词“非我”都妨碍了对作为外来义理之“无我”的正确理解。佛教入华之初多用老庄术语翻译佛典,曾以“非身”对译“无我”这一目标概念,“非身”源于老子的“无身”;而后“非身”完全被“无我”所替代,“无我”的本土思想资源应为庄子的“吾丧我”。随着佛教思想渗入中国文化,“无我”又由佛入儒,在词义和用法上发生了重要转变。儒家的“无我”源于孔子“毋我”,但宋明理学家受到佛教义理的浸润,对“我”的理解从私利转化为私利主体,把佛教中以本体论意义为主的“无我”,诠释成儒学体系中表达道德境界为主的名相。“无我”从“汉译”到“汉化”“中国化”的词汇变迁与思想演进,展示了外来语词传播、发展、融入并最终成为汉语哲学本身的一种典型模式。
提要 基于从Web of Science 等大规模文献数据库穷尽检索得到的131 篇语言冲突研究文献,梳理了国际上对语言冲突的研究概况,包括语言冲突的定义、分类、诱因,语言冲突与语言竞争的区别,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纵观现有的国际语言冲突研究,国外学者应用较多的理论框架有4 个:语言接触理论、语言安全理论、语言认同理论和语言权利理论。现有研究存在一些缺憾:第一,实证研究居多,缺乏整体意义的理论建构,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学派;第二,碎片化的个案研究多,综合性研究少,特别缺乏横向的国别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第三,描述性研究居多,对策性研究缺失。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将国际组织层面的语言冲突纳入研究范围;在关注语言权利的同时,重视语言伦理的德治社会效应;优化语言冲突的应对方略,建立预防和治理语言冲突的长久机制。
提要 纵观20世纪初叶以来发生在克罗地亚的语言冲突,语言既是冲突的缘由,又是冲突的工具,不失为一个分析语言冲突的生动案例。克罗地亚族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利用语言的集体叙事功能,刻意将其语言与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使用的语言区分开来,从语言的命名、标准化和规范化等角度为论证民族身份认同提供理据。南斯拉夫时期反复多变的语言政策以及民众对语言政策的反应,充分体现了借语言正名之力实现独立民族身份构建的意图。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的关系及命名的分合,与民族情感和政治问题纠葛,贯穿克罗地亚谋求独立的历史进程。克罗地亚独立后,“塞–克语”旧称引发的学界批判和对克罗地亚语规范发展之功的争夺,反映了克罗地亚人长期以来的小族语言心态。回顾克罗地亚语言与民族建设的历程可知,语言在构建民族身份、建立独立国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语言冲突可能成为撕裂国家民族认同、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力量。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语境,在保护各方言和各民族语言的同时,尤其要警惕损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分裂型语言民族主义”及历史误读或刻意曲解;全社会需共同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
提要欧洲是一个语言多样性与语言冲突长期并存的地区。本文基于现有欧洲抗议、冲突、犯罪等事件记录数据库,结合国家民族异质化指数等数据,对欧洲1980年以来的语言冲突事件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和重点案例分析。在如今45个欧洲国家中,有27个发生过语言方面的冲突,39个发生过语言或民族冲突,涉及41种语言。但此类冲突数量并不突出,绝大多数仅占各国冲突总数的1%~6%,且语言冲突数量远低于民族冲突数量。语言冲突数量前十的国家大部分处于中东欧地区,参与方主要是民众和政党,涉及行政、教育、司法等方面的诉求,冲突方式大都是温和的抗议,在个别地区也会发生暴力冲突。随着欧洲民众和政府对语言超级多样性更为宽容的态度,语言冲突可能会朝着泛化和弱化的方向发展,即大范围、低烈度持续存在,对未来的研究和语言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提要当下的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是人类社会最具紧迫性的挑战。30多年来,“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快速增长,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对“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可以发现,气候变化与语言迁移和语言遗失、语言可及性、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构建、词汇问题以及言语治疗等5个话题是主要研究议题。这些研究呈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即气候变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决定了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多学科性,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具有全球共性和国家区域差异性,气候正义是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核心,气候变化争议塑造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议题等。语言学界应重视并参与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探索,助力中国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提要人们所处的气象环境会影响语言中的天气表达,据此可以分析解释语言的类型分布。既往研究建立了一套范式,包含两个核心步骤:按照参数刻画类型模式,继而对类型分布进行跨学科解释。这一研究范式可以深入分析天气表达呈现多种表现的原因:首先,将获取的天气表达语料按照编码方式、及物性、方向性和名词语素使用等4项参数进行标记整理,梳理出其类型系统;随后,借助语言学、气象学、文化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