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遗传转化技术是研究白菜类蔬菜基因功能和开展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宜的遗传转化方法,可以将目标基因导入生物基因组,实现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改良。然而,白菜类蔬菜的遗传转化面临着再生能力差、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相关文献,对影响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基因型、再生体系、转化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了CRISPR/Cas9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摘 要:灰树花多糖作为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调节肠道菌群、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关于灰树花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备受关注,其广泛应用于在保健食品、抗癌药物等多个领域。通过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从灰树花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特性、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重点展开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灰树花多糖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摘 要:甜瓜细胞壁对果实的脆度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阐明细胞壁修饰相关基因对果实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以厚皮甜瓜桂蜜12号为试材,应用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和分析雌花授粉后5 d和20 d的果实生长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显示,果实两个发育时期差异表达基因有2950个,上调1141个,下调1809个。在富集Q值最显著的前20个条目中,GO富集指向细胞组分、生物过程等所涉及细胞壁数目最多(8个,
摘 要:为了挖掘高番茄红素含量兼具优异农艺性状的西瓜种质,对设施栽培的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番茄红素含量。农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结果显示,21份西瓜种质资源的果实发育期在27.00~42.00 d,单果质量在1.71~8.53 kg,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在7.00%~10.20%,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00%~14.80%。21份西
摘 要:CER1基因在植物表皮蜡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研究冬瓜CER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克隆得到全长为1866 bp的BhCER1基因。该基因编码621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29,其蛋白质包含55个潜在磷酸化位点。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构成。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BhCER1启动子中包括与干旱、低温、盐胁迫等多种逆境响应相关的调控元
摘 要:叶面积是番茄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影响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的积累,从而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番茄叶面积遗传规律,并通过BSA-seq进行基因定位,可以为研究番茄叶面积的遗传与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以叶面积差异明显的21GA04(P1)和19GA13(P2)作为亲本,构建了P1、P2、F1、F2、BCP1和BCP2六世代群体。利用ImageJ软件测定番茄六世代群体叶面
摘 要:为了探索不同辣椒资源的综合品质,对20份种质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辣椒资源之间的各性状指标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1.63%~63.15%;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4.488%;聚类分析将参试资源分为3种类型,以贵州大众口味的饮食习惯来看,第Ⅰ类适用于加工糟辣椒、油辣椒和煳辣
摘 要:采集栽培驯化基地的黄色羊肚菌子囊果样品,经组织分离获得了菌丝体培养物,进而采用常规的形态学特征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包括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延长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alpha,EF1-α)、RNA聚合酶II大小亚基(RNA polymerase II subunit 1/2,RPB1/ RP
摘 要:菌种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产量甚至产业的发展前景,筛选出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优良菌株极其重要。通过筛选菌丝生长特性、酶活性、活性物质成分、营养物质,以及拮抗反应和ITS分子鉴定等几个方面,比较菌株间的差异。拮抗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0个菌株间的相似性较高,筛选出H29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发酵生物量及胞内外多糖含量、胞内外三萜含量均较高,为优势菌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胞内多糖含
摘 要:为确保产品供应的均衡性,预测作物生育期对农业生产中品种选择和定植期的合理规划至关重要。针对新开发的加工番茄种植基地,依据加工番茄发育过程对温度的响应特性,构建了一个基于有效积温的生育期模拟模型,并通过不同品种、定植期和生态区域的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多数生育阶段的绝对模拟误差介于0~6 d,根均方差小于4 d,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均低于15%。在现蕾至开花、坐
摘 要:为探究不同叶面肥及不同喷施次数对大棚西瓜生长结果的影响,以西瓜品种美丽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叶面肥类型为主因素,喷施次数为副因素,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4种不同叶面肥对大棚西瓜农艺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大棚西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叶面肥喷施后西瓜叶片的SPAD值明显增大,喷施纳米铁3次的植株上中下三个部位叶片的SPAD值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10.80%、1
摘 要:为探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连作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春蕾17号甜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生物有机肥用量:0(CK)、1%(BIO1)、2%(BIO2)、3%(BIO3)、4%(BIO4)对甜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整体上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逐渐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
摘 要:为优化大棚连作青椒的栽培模式,选取连续种植3 a(6茬)的大棚青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6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对青椒产量、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施基肥+翻耕+原点定植(T4)的种植模式下,青椒的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及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337.53 g、78.77 g、3 506.65 kg·667 m-2,相较于
摘 要:为深入研究乌鲁木齐地区温室白萝卜的最佳水溶性肥料施用方案,设置了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溶性肥料处理组,构建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技术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体系,旨在评估水溶性肥料对温室萝卜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等多方面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氮、磷、钾水溶性肥料有助于提升产量;而低浓度的水溶性肥料则有利于提升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中等浓度的水溶性肥料则对提高单株单果质量
摘 要:为了探究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繁育效益的影响,以品种黑美人和费乌瑞它的原种为材料,设置CK(4000株·667 m-2)、T1(6000 株·667 m-2)、T2(8000 株·667 m-2)、T3(4000 株·667 m-2,喷施50 mg·L-1 GA3和30 mg·L-1 ABA)、T4(4000 株·667 m-2,喷施50 mg·L-1 GA3、30 mg·L-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南省种植的丰产、稳产马铃薯新品种,2018-2020年连续3 a(年)对引进的6个品种进行物候期、植株和块茎外观性状及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观察,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GGE双标图分析品种的稳定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外观和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显著。对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影响的贡献度依次为环境>基因型>基因型-环境互作。评价品种鲜薯产量、株高
摘 要:为明确2023年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引起当地特色作物紫山药干腐病的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纯化法获得培养特征一致的15个菌株。代表菌株SY2-2经柯氏验证为病原物,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及ITS与RPB2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引起紫山药干腐病的病原菌为产核青霉菌Penicillium sclerotigenum。该研究结果为贵州省紫山药干腐病的科学防控奠定了理
摘 要:夏季温室育苗容易出现徒长现象,为了探究优质高效的夏季快菜育苗方式,以快菜为试材,在不同设施内并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比久(N-二甲胺基琥珀酰胺)育苗,分析不同的环境因子和比久对快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温室育苗相比,植物工厂培育的快菜苗期茎叶粗壮,叶片宽大,将其培育成快菜成株后,能增加叶长、叶柄长、叶宽和叶片数,光合能力显著增强,快菜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纤维素含
摘 要:种子丸粒化是实现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精量播种的有力措施。大葱是主要调味蔬菜之一,但其种子粒径较小,且不规则,从而制约大葱育苗集约化高效生产。以大葱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使用不同填充物料制备的大葱丸粒化种子进行丸化指标和发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并对部分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凹凸棒土相比,膨润土是大葱种子丸粒化的理想填充物料之一,所制备的丸粒化种子近球形、质量较好,且发芽指标显著优于凹凸
摘 要:为明确黑水虻虫沙堆肥在蔬菜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大田露地栽培,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黑水虻虫沙质量占比分别为0、3%、6%、9%的4种不同堆肥在22.50 t·hm-2施用量下对青菜生长、产量、品质、土壤肥力和土壤水溶性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堆肥的处理除成活率和SPAD值外,其余农艺性状指标均较CK有所提高;随着所施堆肥中黑水虻虫沙占比的增加,青菜的叶展、叶片数
摘 要:为了解成都平原5种主流蔬菜(油麦菜、生菜、小白菜、萝卜和莴笋)对土壤镉(Cd)富集能力的种间差异,评价土壤Cd污染的富集风险及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建立成都平原主流蔬菜产地的土壤Cd安全阈值,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对比5种蔬菜在5个Cd污染水平(0.13、0.20、0.32、0.73及1.02 mg·kg-1)下对土壤Cd的富集与转运能力,揭示其潜在的健康风险,阐明土壤Cd安全阈值。在试验浓度
摘 要: 宁农科8号是以自交系X110为母本、自交系WG85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早熟中果型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在宁夏银北地区春茬育苗移栽模式下全生育期107 d,果实发育期30 d。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整齐条带,果皮厚度1.0 cm,果皮硬度9.95 kg·cm-2,瓜瓤红色,瓤质脆爽,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分别为11.0%和7.5%。单瓜质量4.7 kg,667 m2产量
摘 要: 金凤凰9号是以自交系16CT42为母本、自交系12CT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薄皮甜瓜新品种。该品种在辽宁地区冷棚栽培(3月中旬育苗)全生育期105 d左右,果实发育期28 d左右,坐果率高,子蔓、孙蔓均可结瓜。果实椭圆形 ,果皮黄色覆盖浅绿色条纹,瓜沟中等,单果质量400 g左右。果肉白色,瓤橘黄色,果肉较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3.2%,硬度大,耐贮运。植株长势强健,
摘 要: 多喜二号是以自交系104C为母本、自交系D0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华南型黄瓜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始花节位在3~5节,植株生长势强,无限生长类型,连续结瓜能力强;果实短棒形,瓜皮浅绿色,白刺,刺瘤稀疏且小,瓜把短,瓜长17.0 cm,横径4.8 cm左右,单果质量195 g左右;维生素C含量(w,后同)141.0 mg·kg-1;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一般667 m2产量5 35
摘 要: 云芥1号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是以大扁秆青菜(2006530629018)为母本、大青菜(2008532932028)为父本选育的F1代杂交种播种后混收的F2代,再经4 a(年)8代选育出的聚合优异性状的高代自交系。该品种在云南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60~80 d,生长势强,株高60~80 cm,株幅65~70 cm,分蘖性强,叶型板叶,叶阔椭圆形,半直立,叶面皱缩,叶面蜡粉
摘 要: 平菇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类,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为加快推进平菇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科技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针对2010—2022年我国平菇的生产情况、2013—2022年我国平菇价格波动特征情况、栽培品种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产业实际生产现状,把握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厘清品种资源,指出当前我国平菇产业整体面临的问题,从优
摘 要: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马铃薯产业既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性产业,也是甘肃省六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对推动区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持续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种薯产业布局不合理、脱毒种薯质量有待提升以及加工企业引领作用有限等核心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品质品牌建设。为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