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的效果,并与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8月在福建省汀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螺内酯、美托洛尔缓释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达格列净,比较2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I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 12.50% ,比对照组的42.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实验组LVEF为 (48.75±4.82) %,比对照组的 (36.45±4.85)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实验组LVEDD为 5.10±0.25 )cm,比对照组的 (6.10±0.30) )cm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 ?85.80±3.45? 分,比对照组的 (65.40±4.98) )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HF患者在传统用药的基础上联用达格列净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经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而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 reactions,ADR)发生类型、特点及与之相关的合理用药措施。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月金沙县第二人民医院行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后发生ADR的100例患者,统计一般资料、ADR类型和特点等。结果金沙县第二人民医院在 >18 岁成人抗感染治疗中主要予以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其中发生最多的ADR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占比为 80.00% ;其次为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占比为 12.00% ;再次为胃肠系统损伤,占比为 8.00% ;尚且没有发生较为严重且可所致死亡的相关ADR。结论临床应对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引起的ADR予以重视,避免发生过敏性休克所致死亡,同时需进一步强化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延缓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耐药趋势,预防ADR,最大限度确保患者药物疗效及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热敏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信丰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康复效果、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lumbarfunctionSCore,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康复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且JO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LDH患者施以热敏灸疗法与康复护理的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整体康复效果,缓解疼痛程度,恢复正常腰椎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皮内针治疗肾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收治的120例肾虚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皮内针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结合皮内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耳鸣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纯音听阈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81% ,高于对照组的51.72% ?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中耳鸣如蝉、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γ -氨基丁酸高于对照组,5-羟色胺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左耳听阈加权值、右耳听阈加权值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灸结合皮内针治疗肾虚型耳鸣疗效显著,其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耳鸣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助于听力的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罐综合灸辅助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4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6例肺脾气虚型鼻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火龙罐综合灸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鼻部症状[鼻部症状评分量表(totalnasal symptom score,TNSS)]、生活质量[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RQLQ)]。结果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TN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RQL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火龙罐综合灸辅助治疗肺脾气虚型鼻軌患者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症状消退,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及 Hp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H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清除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胃肠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Hp根除率为 95.24% ,高于对照组的 80.95% ( χ2=4.086 , P=0.043)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胃窦收缩幅度、胃排空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半夏泻心汤用于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提升Hp清除率,促进中医证候缓解,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收治的5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试验组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 healthsurvey,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中药熏洗护理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一2024年7月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实验室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高于对照组的 73.33% ? P<0.05) 。结论脑卒中后遗症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实验室指标以及后遗症评分,改善患者功能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摘要】目的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alphafetoprotein heterogeneity-L3%,AFP-L3%)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铜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选取同期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AFP-L3%水平检测。比较肝癌组、肝硬化组、对照组的AFP-L3%水平。采集肝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同性别、年龄、肿瘤数、TNM分期患者的AFP-L3%水平,同时观察患者的血管侵犯、肝外转移状态,对比不同情况的AFP-L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FP-L3%对肝癌的检出价值。结果肝癌组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总含量较肝硬化组、对照组更高( P<0.05) 。肝癌组的AFP-L3%水平为( 16.20±2.42) )%,比肝硬化组( 13.16±2.03 )%、对照组 2.34±0.71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肝癌组AFP-L3%表达在TNM分期、血管侵犯、肝外转移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肝癌组AFP-L3%表达在年龄、性别、肿瘤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通过ROC曲线可知,AFP-L3%在肝癌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901(95%C/0.852\~0.949),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AFP-L3%应用于肝癌的诊断中,能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AFP-L3%在肝癌中呈现出高表达趋势,临床需对肝癌患者的TNM分期、血管侵犯、肝外转移情况引起重视。
【摘要】自的分析心电图R/ (S+Q) 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一2024年6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的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心电图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心电图指标预测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肌钙蛋白丨(cardiactroponinl,cTn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水平及急性期的各项心电图指标均明显更高( P<0.05) ,而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水平则明显更低( P<0.05) 。双相关变量Pearson分析发现,矫正QT间期(QTc)、T波顶点到T波终点时限 (Tp-Te) 、校正后 T0-Te 1 (Tp-TeC) 、Tp-Te/QT(Q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与LVEF、SV表现为负相关( P<0.05) ,NT-proBNP与QTc、Tp-Te、Tp-Tec表现为正相关( (P<0.05) ,cTnl与Tp-Te、Tp-Tec表现为正相关( P<0.05)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时,QTc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6708,Tp-Te的AUC为0.7358,Tp-Tec的AUC为0.7842,Tp-Te/QT的AUC为0.7748,联合检测的AUC为 0.8846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与心电图Tp-Te/QT、Tp-Te表现为正相关,通过联合检测各项心电图指标能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准确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 pregnancy, |CP? )患者肝功能指标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4年9月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60例ICP患者,记录其肝功能指标及妊娠结局。参照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水平进行分组,将TBA水平 <40μmol/L 的36例患者纳入轻度组,将TBA水平 ≥40μmol/L 的24例患者纳入重度组,以分析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Pearson 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肝功能指标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ICP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bilirubin,DBIL)水平分别为( 82.34±20.15) U/L、( 74.56±18.34) U/L、(28.12±7.45) μmol/L、 (12.45±4.23) )μmOI/L,高于治疗后ICP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 (45.23±10.12) U/L、(40.12±9.89) U/L、 (15.34±5.67) μmol/L、 (6.78±3.12) μmol/L] P<0.001) 。重度组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室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与不良妊娠结局(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均呈正相关( P<0.05) 。结论 10P 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早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变化并及时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CT造影检查技术应用于肺部良恶性疾病临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高安市中医院2022年1月一2024年7月诊断的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开展CT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造影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肺部良恶性疾病常规扫描结果,对比肺部良恶性疾病患者平扫期及增强 30s,60s. 120s时的CT值。结果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病理检查检出阳性42例、阴性38例,CT造影检查检出真阳性40例、真阴性37例。CT造影检查诊断肺部良恶性疾病的灵敏度为 95.24% ,特异度为 97.37% ,准确率为 96.25% ,诊断效能较优。恶性组达峰时间较良性组长,增强峰值较良性组大( P<0.05) 。恶性组与良性组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恶性组与良性组平扫期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恶性组增强 30s,60s 及120S时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组( P<0.05) 。结论CT造影检查技术应用于肺部良恶性疾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效能较好,有助于评估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状况。
【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B型钠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growthSTimulationexpressed gene2,sST2)、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漳州市龙海区第二医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与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PCT、BNP、SST2、hs-CRP 检测,并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进行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CT、BNP、sST2、hS-CRP水平及心功能,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PCT、BNP、sST2、hs-CRP 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PCT、BNP、sST2、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atriumend diameter,LAED)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PearSOn 相关分析发现,PCT、BNP、sST2、hs-CRP与LVEDD、LAED表现为正相关( (P<0.05) ,与LVEF表现为负相关( 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PCT、BNP、SST2、hS-CRP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可以方便医生判断患者心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孤独症患儿采用家庭密集行为干预联合团体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龙岩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密集行为干预联合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对比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ABC)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观察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evaluation checklist,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孤独症患儿治疗时,采用家庭密集行为干预联合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系统功能及社交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对院前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96例创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现场对2组患者予以常规补液、止血等对症处理,同时观察组予以1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入院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并对2组患者失血量及血液输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前,2组患者凝血功能、TEG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院后,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ionpartialactivitase time,APT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入院后,2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of coagulation,R)、血凝块形成时间(clotformationtime,K)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创伤出血的急救患者,在院前给予TXA,能够使凝血功能趋于稳定,同时减少失血量和红细胞的输入量。
【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患者在接受下肢手术后,通过腰硬联合麻醉实施单剂量氢吗啡酮、舒芬太尼和纳布啡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方法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纳入泉州市中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级—I级、年龄 ?65 岁的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组、舒芬太尼组和纳布啡组,各50例。术后分别给予3组患者氢吗啡酮 10μg/kg 、舒芬太尼 0.1μg/kg 或纳布啡 125μg/κg 进行单次镇痛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认知功能、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纳布啡组在术后镇痛效果、认知功能恢复、炎症反应控制及安全性方面均表现出优于氢吗啡酮组和舒芬太尼组的效果( P<0.001) 。结论纳布啡作为一种有效的镇痛药物,在临床老年下肢手术中多方面表现均优于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V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ung cancer,NSCLC)患者采取贝伐珠单抗、阿美替尼联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8例EGFR突变型V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仅采取阿美替尼单独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联合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 + 阿美替尼),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血清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持续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疾病控制率 (86.36%) 明显高于对照组( 65.91% 0 P<0.05) ;2组患者的血清正五聚蛋白三(positivepentamericprotein3,PTX3)、趋化因子配体20(chemokine ligand20,CCL20)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的血清PTX3、CCL20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低( P<0.05) 。2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突变型 IV 期NSCLC患者采取贝伐珠单抗、阿美替尼联用方案可显著改善其症状、血清指标,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探讨氟替美维(fluticasone furoate/vilanterol,FFVI)吸入粉雾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额外给予FFNI吸入粉雾剂,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90.00%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 P<0.05) 。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 inthefirstsecond,FEVi)、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急性加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FFNI吸入粉雾剂联合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探究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机制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进展。通过资料搜集、文献分析等方法,阐述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机制,围绕阿托伐他汀与依洛尤单抗联合治疗、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三方面内容展开具体化研究,判定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具体作用,以期发挥阿托伐他汀更好疗效。提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现阿托伐他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核心观点,并在用药过程中灵活调整药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治疗效果。现就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机制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摘要】目的了解钢板螺钉内固定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观察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前后肢体功能变化、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2组患者FMA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 ,低于对照组的 20.00% ? (P<0.05) 。结论以钢板螺钉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手术,手术效果显著,对患者预后恢复以及运动功能重建起到推进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10月龙岩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00% C P<0.05) 。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积极影响较大,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患者尽快拔除引流管提供支持,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ineoxidoreductase-1,NQ0-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锡市儿童医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接诊的10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2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血清 HO-1和NQO-1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4项症状(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的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 P< 0.05)。治疗前,2组患儿HO-1和 NQ0-1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HO-1水平较对照组更低[ (635.16±56.56) ng/Lvs (726.47±63.41) ) n9/?? ,NQO-1水平较对照组更高[ (2.93±0.58) ng/mLvs (2.23±0.49) ng/mL] t= 7.823、6.712,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5% ,低于对照组的 11.32% ,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式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患儿血清HO-1、NQO-1水平,且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整体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与呋塞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OPD合并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采用米力农与呋塞米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理想( 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 BNP、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米力农与呋塞米联合治疗的作用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由于疾病引起的不适感,避免患者肺功能下降,可降低患者的BNP水平、 CRP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中应用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和多西环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8月入院的50例盆腔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运用奇偶数列分组法分成2组,奇数为常规组,偶数为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和甲硝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服用多西环素,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治疗后盆腔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 P<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 P<0.05)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盆腔炎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及多西环素能够提升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估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进展、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影响,以期为优化分娩镇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自然分娩,观察组行无痛分娩,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更短( P<0.05) 。在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新生儿室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无痛分娩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无痛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尽管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仍需重视麻醉管理和监测。
【摘要】目的探析对大肠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联合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4年8月—2025年2月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疗的60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实施高频电切术联合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对2组患者在手术疗效、炎症因子、并发症事件方面展开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术后1周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RP)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 cellcount,WBC)水平高于观察组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联合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患者,疗效突出,对患者胄肠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摘要】目的 探讨金属骨针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晋江市安海医院2021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117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59例患者采用金属骨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2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03% C 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3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3.79% ( P<0.05) 。结论金属骨针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良好,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帮助部分患者康复,避免诸多并发症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析剖宫产初产妇在产后实施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乳房按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2月一2023年12月在上饶市立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分娩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乳房按摩干预。评价2组产后康复指标、不良情绪、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自主排尿时间、自主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一 (P<0.05)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催乳素水平、产后第3天泌乳量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为剖宫产初产妇在产后展开康复治疗仪联合早期乳房按摩干预,有利于促进产后康复,减少不良情绪影响,刺激泌乳状态,保障产后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中,手术室保温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的11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流程操作,研究组针对手术室环境实施手术室保温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体温变化、术后疼痛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术前( 、术中10min(T)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术中30min (T2) 、术中60min (T3) 、手术结束时 (T4) 、术毕30min (T5) 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术后2h、24h、48h静息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过程中实施保温护理,可以防止患者的体温下降,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8月一2024年8月收治的100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进行组别分配,其中5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外50例为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模式)。针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进行观察比较,并了解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呕吐频次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症状与饮食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作用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由于胃癌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情况,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使患者饮食逐渐好转,实现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时提供围术期中医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宿迁市中医院接受PVP治疗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围术期中医循证护理,对2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更低,肢体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上肢、下肢评分均更高(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更高( P<0.05) 。结论为接受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提供围术期中医循证护理干预,可减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腰椎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并发症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高安市中医院2022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策略。结果观察组内瘘成熟率为 94.4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6.67% ,低于对照组的 44.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强并发症预防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AVF的成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VAP发生率、病程及住院时间等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4月收治的8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口腔护理、气管湿化、头高位等),比较2组患者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病程等临床结局。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改良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干预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如血流感染、胃肠出血等)较对照组低( P<0.05) 。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VAP发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程,改善患者舒适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围手术期护理优化措施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200例行EM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化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了记录与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00% ,低于对照组的 2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23±1.56) d,短于对照组的 (7.89±2.3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得分为(23.96±1.42) 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0.82±1.89)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MR围手术期采取优化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护理措施对改善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0例P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专门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 SCale,HAMD)]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专业的心理干预和细致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减轻抑郁症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体温变化及机体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一2022年4月于泰宁县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复合保温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体温变化、机体凝血状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插管前、插管后60min,观察组核心体温相比对照组更高( P<0.05) 。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相比对照组缩短,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对照组升高( P<0.05)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76% (2/42),低于对照组的 19.05% (8/42)( χ2=4.086 , P=0.043) 。结论复合保温护理能较好地维持乳腺癌切除术患者体温恒定,改善患者术后机体凝血状况,控制不良事件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患三方协同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患三方协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术后初次离床时间、术后初次摄食时间早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护理后,研究组 CD -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医护患三方协同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减少输尿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增强患者心理弹性,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在股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功能锻炼、骨折康复护理联合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4年6月福建省汀州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功能锻炼联合骨折康复护理,比较不同干预方案对股骨骨折患者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感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定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l)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功能锻炼、骨折康复护理联合干预应用于股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术后疼痛感。
【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的医护一体信息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于福建省汀州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多学科协作的医护一体信息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多学科协作的医护一体信息化护理,有利于机体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引领式健康宣教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0月于三明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引领式健康宣教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腰椎痛感、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腰椎痛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腰椎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2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腰椎治疗评价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86% (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8.57% (3/35) P<0.05) 。结论全程引领式健康宣教联合核心肌群训练能显著改善LDH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患者腰椎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辅以常规护理,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渐进性康复护理,45例)。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总分、伤椎前缘高度、生活质量调查表(generic qualityoflifeinventory74,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常规组低( P<0.05) 。护理后,2组患者ODI总分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GQOLI-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后ODI总分较常规组低,伤椎前缘高度、GQOLI-74评分较常规组高( P<0.05) 。结论渐进性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减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椎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指导的优质护理配合运动肺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年8月—2023年9月在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2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用基于思维导图指导的优质护理与运动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肺活量(vitalcapacity,VC)( 4.48± 1.23)L、每分钟通气量(minuteventilation,VE) (6.08±1.49) 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volume in thefirst second,FEV1) (79.26±14.72) %、6min步行距离(6-minutewalkdistance,6MWD) 426.37±24.17) m,均大(长)于对照组的 (3.84±1.21) L、 (5.37±1.22) L、 (70.89±14.62) %、 (350.42±22.69) m( P<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74,GQOLl-74)中社会功能 (21.19±2.41) )分、心理功能( 19.67±3.71) 分、躯体功能 (20.86±2.14) )分、总体生活质量( 4.02±0.49) 分、物质生活状态( 16.37±2.85 )分,均高于对照组的( 16.68± 2.51)分、( 16.29±2.46) 分、( 16.82±2.64, 分、 (2.98±0.26) 分、( 12.56±2.43) 分 (P<0.05) 。结论在老年COPD患者中应用基于思维导图指导的优质护理配合运动肺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运动耐力恢复,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摘要】自的全面分析在肌腱断裂治疗中采用序贯性精细康复护理结合系统性宣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一2023年4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接收的90例肌腱断裂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序贯性精细康复护理结合系统性宣教,对比2组患者的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ngleof motion,TAM)评分变化、手功能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TAM评分、手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TAM评分较对照组高,且手功能中握力、捏力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序贯性精细康复护理、系统性宣教联合应用于肌腱断裂治疗中,具有较为积极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度与手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整体预后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G)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020年1月一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HIV/AIDS患者,以真菌培养结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24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56例未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血液样本,检测血清GM、血浆BG水平。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血清GM、血浆BG水平,并分析GM、BG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GM、血浆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发现,GM结合BG检测诊断 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异度( 91.67% 高于GM (87.50%) 、BG 76.60% )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种方法诊断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伴GM、BG水平升高,GM联合BG检测可提高HIV/AIDS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听力障碍儿童及其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80名经过人工耳蜗移植并参与融合教学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力障碍儿童及其家长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影响他们主观感受的关键因素。结果超过 60.0% 的家长觉得他们的孩子在融合教学中表现得相当好,而 35.4% 的家长则表示非常好。家长各维度(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态度方面)得分略高于儿童,但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不同监护人角色在融入教育适应、沟通主动性、教师关心及机构支持的主观感受上的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儿童年龄、性别、人工耳蜗植入时间对家长感知其沟通主动性的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结论家长对于听力障碍儿童融合教学的主观体验并不受到其角色的影响,也不取决于孩子自身的特征,比如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或融合教学的时间等,而是受到孩子积极沟通的能力、教师的关切程度及康复中心提供持续支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