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新疆蔓延,已成为制约当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高通量SNP芯片对344份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考察群体在4个环境(2年2个试验点)中的黄萎病发病率表型,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与产量、纤维品质存在负相关性。该群体在4个环境中黄萎病发病率的广义遗传力为40.10
摘要 [目的]确定铜离子和乙烯处理下抗逆境转录因子。[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铜离子和乙烯不同处理下反式白藜芦醇含量,再对相应浓度处理下的材料进行RNA转录组序列测定。[结果]无光照培养条件下的花生幼芽,0.1 mmol/L铜离子处理下花生幼芽生成反式白藜芦醇含量为668.4 ng/g,5 mmol/L乙烯处理下花生幼芽生成反式白藜芦醇含量为5.52 ng/g,铜离子和乙烯交互处理下反式白藜芦醇
摘要 日益增长的畜禽粪污已成为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综述了施用畜禽粪污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作物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并就畜禽粪污还田适宜化肥替减量、土地承载力、施用效益、对农作物生长的风险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和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禽粪污;肥料化;化肥替减;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 141.2 文献标识码
摘要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对陈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进行了总结,表明陈皮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等近百种成分。同时,综述了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同时蒸馏法、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法、微波助提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等提取方法对陈皮提取成分的差异性,并对陈皮提取物在烟草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陈皮;提取;烟草;应用 中图分类号 TS 2
摘要 探究丽江2个典型生态区(以下简称生态区)不同烤烟品种中部烟叶品质的差异。以NC71、秦烟96、云烟121、云烟116及云烟87(对照)为试材,以高原平坝区和湿润河谷区为试验地点,研究烤后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个生态区,秦烟96、云烟116的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差异较大,5个烤烟品种在湿润河谷区中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综合得分整体高于高原平坝区,且4个试验新品种
摘要 近年来,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白马湖分公司更新和提升了常年稻麦轮作模式下小麦丰产增效栽培措施,并实现了小麦产量的历史性突破。总结了以下几点成功经验:首先,适时适量苗播种,适期提前抢播,促进幼苗均衡生长,为获得足穗大粒建立基础;其次,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农机具及谷物临储通风技术,实现科技创新以保障农业的持续发展;第三,通过种子处理和封闭化除控制病原发展及压低杂草繁衍等“绿色防控”措施
摘要 以樱桃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计,通过根部灌施纳米SiO 2悬浊液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纳米SiO 2(0、50、100、200、400 mg/L)对樱桃萝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施纳米SiO 2对樱桃萝卜的净光合速率(P n)影响不显著,但对其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 r)、胞间CO 2浓度(C i)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中高浓度时
摘要 通过对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芋资源丰富,农艺性状、品质与抗性、产量表现等各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从综合性状看,虽然各品种均有一定的缺点,但香荷芋、黄荷芋、香沙芋、龙香芋等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值得推广应用。为此,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泰州芋头特色,应在保存优质资源的同时,开展芋育种研究,通过改良或引种杂交等方法,加强不同种群间的优势互补,克服制约其发展的显著缺陷,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
摘要 [目的]研究县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变化特征。[方法]以大渡河中游汉源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模型,研究2000—2020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汉源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2个系统的耦合度、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987 3~0.990 9、0.249 2~0.259 2和0.496 3~0.505 2,3个指标总
摘要 通过分析高陵区土壤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铅(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等级划分,并进行不同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陵区Hg、As、Cd、Pb含量正态分布呈现左偏,Cr含量呈现右偏。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r>Pb>As>Cd>Hg。Hg元素存在分布中心,含量由中心向周边递减;As和Cr元素不存在分布中心。Hg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As分布存在安全和轻
摘要 于2017—2021年对东平湖水域开展每年5月、8月的连续监测,分析高锰酸盐指数(COD Mn)、总氮、总磷、氨氮等水质指标的变化,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选择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按照湖泊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对季节差异和年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平湖COD Mn、总氮水平较高,超标率较高,是主要超标因子;总磷、氨氮水平较低,达标情况
摘要 基于InVEST模型中“Annual Water Yield”板块,计算2002、2012和2022年延安市产水量,并结合地形指数等关键参数对特定区域的产水量进行修正,从而确定水源涵养量,划分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等级,进而对延安市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2—2022年延安市除耕地面积减少外,其他各类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草地与林地
摘要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和锁掷酵母对大黄鱼仔稚鱼育苗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设置对照组、锁掷酵母(104 CFU/mL)组、枯草芽孢杆菌组(104 CFU/mL)、锁掷酵母(104 CFU/mL)+枯草芽孢杆菌(103、104、105 CFU/mL)组,研究各组不同时间水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单一菌12~72 h时,锁掷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水体中亚硝酸盐去除率均高于对照组;锁掷酵母(104 CFU/mL
摘要 为了探究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生物多样性,2024年3—4月在保护区开展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期间采集到8号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成体标本,经形态学比较,确定为侗掌突蟾(Leptobrachella dong),在区内是第一次记录到该物种,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 关键词 新纪录;侗掌突蟾;贵州省;雷公山 中图分类号 S 759.9 文献标识码
摘要 [目的]探究间歇性饥饱饲养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抗逆性能的影响。[方法]以体质量为(6.96±1.14) g的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设置间日饥饱组(1-1组)、1饱2饥组(1-2组)和2饱1饥组(2-1组)3个试验组,以及每天足量投喂的饱食对照组(n-0组,CK)。每日记录摄食量、存活及蜕壳情况。试验持续30 d后,统计累计存活量、饵料摄入量、蜕壳数及体重增长量,并测试各组抗逆性指标。[结果]试
摘要 以公共数据库中15个原核模式生物的代表性菌株、假单胞菌属及其近缘属75个物种的代表性菌株以及708个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含有2个拷贝的核糖体蛋白YggL的基因,发现YggL可划分为2个分支(Clade),并探讨了其演化历程。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相比于Clade I YggL,Clade II YggL在抗生素处理下表达量显著降低,且与同属于核糖体大亚基组成蛋白的Clade I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推广栽植厚皮香,为厚皮香种质资源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筛选的20株厚皮香为研究对象,对各单株的生长、种子和果实性状、种子发芽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树高、地径、分枝数和花量间相关性显著。种子和果实的长度、宽度以及平均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各单株间也存在差异。以7号单株的树高(247 cm)、地径(45.16 mm)、分枝数(17)、花量(426)、种子长度(7.91 mm)
摘要 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雷公山玉山竹群落布设典型样地7个,采用重要值、α多样性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雷公山玉山竹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主要种间关系。结果表明:样地中雷公山玉山竹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8 089株74种,分属41科62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是该群落的优势科;雷公山玉山竹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坡位、灌木林盖度和冠层结构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雷公山玉山竹与十字苔草和沟稃草
摘要 [目的]丰富深圳地区彩叶园林植物资源。[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深圳市光明区道路和公园建设项目中引入娜塔栎、柳叶栎和榉树3种彩叶植物,观测分析其成活率、生长势、生长量、色叶期、落叶期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3种彩叶植物的引种成活率为89.13%~95.16%;引种观察3年后,胸径生长量为1.4~6.1 cm,树高生长量为150~300 cm,冠幅生长量为100~350 c
摘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被,明确珍稀植物胡桃楸群落结构及多样性,2021年对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胡桃楸主要分布在沟谷两侧,胡桃楸群落乔木层主要物种有4科5属5种,其中胡桃楸占绝对优势。灌木层主要物种有10科12属12种,小花溲疏和毛榛为主要伴生种。草本层主要物种有15科25属29种,其中糙苏、山尖子、荚果蕨和龙芽草为主要伴生种。胡桃楸群落灌木层和草
摘要 为了解乡土植物在北京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情况,为北京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数码拍摄、实际测量等方法,对北京市典型的公园绿地和区域绿地进行乡土植物调研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群落中乡土植物隶属于13科22属23种;出现频度较高的乔木为栾树、国槐,灌木为金银木,藤本为蔷薇;在调查的群落中乡土树种数量占比最高值为40.0%,最低值为11.1%。可见,北京城市绿地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有较大差
摘要 以永州市为研究对象,评价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效率,为推动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基于永州市9县2区2017—2023年休闲农业数据,构建了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从静态视角来看,2017—2023年,永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率处于中高水平,效率均值为0.828,其中
摘要 以文化润疆为背景,通过对新疆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整理并分析新疆常用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种类及特点,且对新疆常用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观赏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文化意蕴和植物文化应用特点进行了梳理,并推荐了适合融入我国优秀传统花文化,且适宜在新疆栽植的花海或花果植物种类。 关键词 人工花海或花果旅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花海植物文化解析 中图分类号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6种杀菌剂为材料开展田间防病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对马铃薯生长安全,无药害。第1次施药后7 d,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0.38%,其次为2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防效分别为88.08%、83.68%。第4次施药后7 d防
摘要 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为对象,探究丁香酚对其抑菌效果。通过常量稀释法测定丁香酚对合果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的抑菌活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丁香酚处理后菌液的K+、AKP、ATP、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其电导率,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丁香酚处理后的菌体,从细胞水平探究丁香酚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丁香酚对合果芋果胶杆菌(P.aroid
摘要 [目的]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产孢和产IAA能力以及对花生的促生效果。[方法]选择LB、YD和YDC 3种发酵培养基进行条件优化,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多粘类芽孢杆菌不同发酵液拌种对花生发芽率、根长和鲜重的影响。[结果]多粘类芽孢杆菌在LB、YD和YDC 3种发酵培养基中产孢和产IAA能力存在显著差异。YDC培养基(马铃薯200 g、玉米粉25 g、黄豆粉25 g、葡萄糖5 g、茶饼粉10 g、
摘要 为阐明嘉兴市不同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梨小食心虫虫口数量变化,利用Pearson积矩分析虫口变化与降水量、温度、日均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存在差异,单植蜜梨园一年有6个高峰期,单植槜李园一年有7个高峰期。2个果园雄虫消长与温度呈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与日均光照时间及降水量均无明显线性关系。由此可见,通过追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镁处理下桑叶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为桑树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含镁营养液,处理相同生长环境下粤椹大十幼苗,测定处理后桑叶酶活性、矿质元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含镁营养液处理桑树后,酶活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矿质元素的变化趋势为低浓度的营养液处理桑叶全N含量比高浓度处理显著降低,但其Ca、Mg含量均显著增加,桑叶的光合指标均表现
摘要 [目的]通过多地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收益的影响,探究秸秆还田下小麦氮磷钾施肥效应。[方法]设置氮磷钾优化施肥ST,以缺氮、缺磷、缺钾和空白无肥的CK为对照,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样,考察产量性状,计算施肥效益。[结果]施用氮磷钾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提升经济收益。4地试验,测土配方施肥ST较缺氮、缺磷、缺钾的对照ST-N、ST-P、
摘要 为探究土壤栽培条件下设施番茄精细化灌溉施肥模式,以番茄“圣罗兰”为试材,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CK),基于不同茬口和生育阶段番茄水分和养分需求,设置5个每日定量滴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日定量滴灌施肥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显著提高;春茬与秋茬皆以每日定量滴灌施肥增量20%处理下综合表现最优,与对照相比,株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差异,探讨青钱柳多糖与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联系。[方法]以生长野生青钱柳的5个地区(XJC广西小江村,GTC贵州格头村,CBC湖南赤坂村,HGZ江西杨家坪林场,YQP湖北鸦丘坪村)的15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提取土壤微生物总 DNA,结合 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研究。[结果]C
摘要 [目的]研究菊花心江蓠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性和抗菌活性。[方法]利用甲醇对菊花心江蓠进行萃取,对其萃取提取物进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亚铁还原抗氧化(FRAP)还原活性试验,测定提取物总酚类物质含量,并研究其不同浓度梯度对水霉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抗真菌性能。[结果]菊花心江蓠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的IC 50为8.6 μg/mL;总酚类物质含量为6.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铁皮石斛干花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干燥方法。[方法]以铁皮石斛的花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方法对花进行处理后,通过感官评审、测定主要活性成分和微生物学卫生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综合评价,采用热泵干燥方法处理铁皮石斛鲜花,最佳的烘干程序为:首先经过45 ℃烘干24 h,然后以60 ℃继续烘干1 h,最后在130 ℃高温下快速烘干10 min
摘要 为降解烟叶中过量的蛋白质,提高烟叶的综合品质和利用率,以蛋白质降解率为指标,研究菠萝蛋白酶降解烟叶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水解烟叶蛋白质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 ℃、酶添加量0.010%、反应时间16 h。该条件处理后的烟叶,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烟香改善,余味干净,刺激性减小,但烤烟香气量稍有降低。 关键词 菠萝蛋白酶;雪茄烟叶;蛋白质 中图分类号 TS 44+4 文献
摘要 以食盐、复合磷酸盐、木瓜蛋白酶和西藏特色中药材香辛料为复合腌制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牦牛排感官品质、剪切力、pH、色泽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牦牛排复合腌制液的最佳配方为食盐1.0%、复合磷酸盐0.10%、木瓜蛋白酶0.25%、特色香辛料1.6%,且其中特色香辛料添加量对牦牛排感官评分的影响最显著。通过对相关滚揉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当滚揉时间8 h、滚揉速度12 r
摘要 根据国标法对梁河滇皂角米发育成熟不同阶段的蛋白质、膳食纤维、总糖、氨基酸与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探讨梁河滇皂角米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梁河滇皂角米发育成熟过程中除膳食纤维含量是完熟果>过熟果>嫩果外,蛋白质、总糖、氨基酸总量(包括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均为嫩果高于完熟果和过熟果。梁河滇皂角米嫩果中蛋白质、总糖和膳食纤维含
摘要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焙炒咖啡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方法]以13C 3-丙烯酰胺为内标物,样品经超纯水超声浸提,分别经正己烷萃取提取物脂肪、K 4Fe(CN) 6·3H 2O和Zn(CH 3COO) 2沉淀蛋白质、硅藻土和GCB净化等流程获取目标分析物,目标分析物最后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LC-MS/MS在ESI电离模式下测定丙烯酰胺含量。[结果]丙烯酰胺在
摘要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是全域全要素的规划,区域视角下的乡村景观研究有助于整合分散破碎的空间,深化理解不同自然和人文背景下的人地关系,提高地方景观特色和可辨识性。以豫中地区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景观分区,进而通过AHP法对各景观类型的三生空间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形成地域特色乡村景观提供可实施的方法和路径。结果表明,豫中地区乡村景观可分为五类,分别是西南低山遗址民俗景观区
摘要 设计一种可满足黏重土壤作业环境的驱动式玉米中耕松土装置,为优化该机构参数并确定最优参数组合,搭建了室内土槽测试试验台,阐述了试验台组成及主要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刀齿转速、耕作深度为试验因素,碎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中耕机室内碎土试验,利用design-expo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碎土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刀齿转速、耕作深度、作业速度,最优水平组合为刀
摘要 为保护洱海,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洱海流域采用问卷调查法,将传统作物与药用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药用作物是否为洱海流域可行的绿色高值作物。调查研究表明:在农户生产资料选择方面,药用作物种植户对种苗价格的关注度极显著高于传统作物种植户,药用作物种植户环保意识强,注重农药毒性的高低和肥料对环境的影响;就耕种方式而言,药用作物免耕率极显著高于传统作物,少耕率显著高于传统作物,常规
摘要 为促进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的协调发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对两者的耦合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2014—2022年广东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两个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广东省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的指标权重,并建立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同向发展的状态,整体上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两系统之间存在着相
摘要 根据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该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探究,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发展态势良好,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是内部分异较明显。其中,东部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有所下降且起伏较大,中部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下降的趋
摘要 为明确北京农业专业化服务企业今后发展思路,提出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建议:北京农业专业化服务企业在发展上应把握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征,找准农业专业化服务方向;借力北京世界级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农业专业化服务企业质量;用好北京群体性农村人才队伍,提升专业化服务企业运营效益。为支持农业专业化服务企业发展,要建立以效益为导向的农业服务企业发展支持机制,建立面向农业服务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政策,建立
摘要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和Sentinel数据,结合地形数据,提取影像的光谱指数、红边指数、纹理特征、雷达特征和地形特征,通过RF-RFE方法筛选特征得到最优特征数据集,使用基于像元的方法(随机森林)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简单非迭代聚类+随机森林)实现滇池湿地制图,探讨不同分类方法、特征变量对滇池湿地制图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方法优于基于像元方法,总体精度为90
摘要 羊草草原是我国较具代表性的典型草原亚类,被认为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天然牧场和割草场。受过度放牧和刈割等多因素的影响,羊草草原面临植被退化和生态系统恶化的严峻挑战。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1994—2023年关于羊草草原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总结归纳羊草草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结果表明,1994—2023年,研究焦点
摘要 为落实低碳发展目标,推进小农户科学合理施肥,实现流域内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于骆马湖流域东岸156户小农户调查数据,测算其化肥碳源排放量及强度,同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小农户施肥行为及低碳施肥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域内小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较高。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及对环境污染的认知情况均对小农户低碳施肥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建议提升绿色低碳认知
摘要 以重庆市巴南区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为研究时点,构建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交互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的关联度与耦合度,揭示二者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各要素间的关联度均大于0.600 0,属于中度关联,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要素间的关系密切;乡村转型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各综合指标
摘要 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在分析生计脆弱性导致脱贫家庭返贫风险产生的作用机理基础上,结合CFPS2020数据,借助VSD模型,从暴露度、敏感度、适应能力3个维度形成脱贫家庭返贫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标评估模型量化测度脱贫家庭返贫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返贫预警机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我国脱贫家庭脱贫稳定较强,返贫风险较小;从地理位置来看,西部地区属于中度返贫
摘要 提升农村女性数字素养是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采用中国综合调查2017年数据,基于1 272个有效样本,从操作域、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作域和安全伦理域5个递进的素养域层面,不仅关注农村女性自身数字素养表现,还通过城乡女性对比以及农村男性和女性对比,全方位深刻探究当前中国农村女性群体数字素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全面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强化操作域数字素养、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兴边富民行动的主战场。当前,边境牧区是内蒙古农业农村中较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的地区,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所在。为此,内蒙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牧区加大投入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拓宽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强边境牧区旅游
摘要 利用文本挖掘工具和PMC指数模型,基于构建的政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5级政府的9项粮食安全治理政策文本进行了结构性的量化评价与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粮食安全治理政策整体质量良好,评价等级均在合格之上,政策内部结构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均衡性,能够基本满足当前粮食安全治理的政策需求;当前粮食安全治理政策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仍存在操作性匮乏、受体范围局狭、工具配置失衡、宣传引导缺失等共性缺陷。研究
摘要 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国家政权体系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与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治理面临行政性强,治理手段传统;方法性弱,治理机制不畅;专业性低,治理理念偏差;协同性差,治理主体单一等现实困境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以其“以人为本、方
摘要 基于四川省柑橘大县74个柑橘合作社和524个柑橘社员的微观调研数据,该研究调查了社员对合作社服务的利用强度,并深入剖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社员对合作社服务的利用强度普遍较低,且服务需求、邻居是否利用、服务质量满意度和服务便捷度显著提升了社员对合作社服务的利用强度,而服务宽度显著降低了社员对合作社服务的利用强度。最后,该研究提出从“需求侧”针对性引导社员利用合作社服务,从“供给侧”提升合作
摘要 华侨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出发,遵循育人目标精准化的原则,探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课程组成,总结思政建设逻辑与内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内涵,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搭建全过程课程思政体系,打造全方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平台,以实现风景园林专业专业课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育
摘要 我国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建设规模小,能力弱,培养模式不灵活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道路,涉农专业课程是培养关键环节,针对现状,高职院校需建立成熟的、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从而为完善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从“探知”向“务实”拓展的目标。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道路,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战略保障。分析了农业高校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内涵的理解,剖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向,深度挖掘了农业高校思政教育在涉农育农、厚植爱农情怀,学农务农、练成兴农本领,知农爱农、践行强农使命,强农兴农、谱写时代新篇章等方面的价值意蕴,最后总结了农业
摘要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面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导学关系,落实“三全育人”的关键举措。以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为例,以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涉农专业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突破口,从制度保障的完善、师生互选程序的优化、生生互助机制的建立以及具有农学特色的培养体系和激励奖励制度等方面形成了可借鉴的模式,旨在为其他相关高校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高等教
摘要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职业院校在数字乡村发展中以培养数字新农人、提供数字新农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为现代乡村发展赋能增效,成为数字乡村发展的内驱力和主要着力点。通过梳理职业院校服务陕西数字乡村发展的应然价值、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下路径和建议:以市场引导激活职业院校服务热情,提升数字乡村发
摘要 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肩负着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但现阶段的林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认同感不强、专业地位认识不足的问题,亟需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的实施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知林—敬林—爱林”的专业品质。以森林经理学为例,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明确思政定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新课程组织形式、提升教师思政素质和完善考核机制5个方面提出课程思政改革建议,经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