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国内存谱中,【劈破玉】【挂枝儿】这类明代流行的时调,最早见谱于1821年出版的《新刻吹弹合唱丝弦箫笛合谱》中。其时之人,或看见歌词就能唱出曲调,所以记录下来的多是曲词;反而一些传播至海外的曲调,还能见载于谱。将之与《唐音和解》(1716)中所载的《相思曲》《劈破玉》等曲谱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重合之处。 关键词:明乐;【挂枝儿】;【急催玉】;【劈破玉】;《醉蝴蝶》;【五更】 中图分类
摘 要:宋代溪州地区主要是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仡佬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他们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之地,以刀耕火种原始农业为主。溪州地区诸多民族音乐主要源于各民族民俗生活习惯,是各民族民俗、祭祀、游艺等的叙事产物,但往往又高于现实生活语境,其音乐叙事话语多具艺术性、文学性、历史性、民族性等特征。至宋代朱辅《溪蛮丛笑》成书后,才使这些音乐叙事话语由民俗生活转向艺术娱乐。《溪蛮丛笑》中的音
摘 要:汉代百戏融汇了中国古代多种民间表演技艺,但目前学界在对其概念进行界定时,常常将百戏单一地等同于散乐或角抵。鉴于此,从历史文献入手,将百戏放置于汉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从实与名的双重角度考察其与散乐、角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它的产生是散乐与角抵的二元结合。散乐的歌舞性和角抵的杂技性共同造就了汉代的百戏,百戏正是“乐”和“戏”结合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百戏之称谓也体现出其和散乐、角抵不同的艺术
摘 要:作曲家贾达群先生为竹笛与大型民族管弦乐团而作的协奏曲《随想曲·梨园竹调》是一部凝练昆曲文化元素并融合多元材料的中国当代民族管弦乐典范之作。作品以“昆曲元素”为题材,以“梨园艺者”为主体的音乐叙述视角,成功实现了“戏曲”文化意趣的创意性表达。同时,作曲家也将多元材料融合思维及其高超材料布控技艺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该作品材料表达特征进行系统剖析,一方面可深入探寻作曲家多元材料融合之妙
摘 要:《音乐几何学》是美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德米特里·提莫志克(Dmitri Tymoczko)于2010年出版的一本音乐理论著述,二音对几何空间是该著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音乐几何学》中的二音对作为阐释对象,通过二音对音高空间和二音对音级空间视角,以古拜杜丽娜、勋伯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片段为佐证,对二音对在几何图形中的图形绘制及其示例等方面做简要说明,并以巴托克的《减五度》为例,展现“
摘 要:从音高组织、结构逻辑和意象表达三个方面,对海外华人作曲家梁雷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千山万水》进行分析解读。其中音高组织分析一章,引入中国传统阴阳哲学观念,以音级集合分析方法为基础,探讨音高流动、转换间的阴阳关系变化,意在突出该作品音高组织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千山万水》以黄宾虹《山水册页》为原型,作品结构框架以中国传统曲体规律——大曲结构特征为原型,融合了黄宾虹山水画中的布局章法、黄金
摘 要: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医学治疗模式的新兴疗法,在老年帕金森病干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为病患群体的康复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方法。整合分析帕金森病的音乐治疗应用机制、应用方法、应用成效、应用瓶颈与对策等研究成果,以期为解决音乐治疗在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训练中存在的应用机制不够明确、干预形式单一、缺乏科学评价体系等诸多短板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帕金森病;音乐治疗;
摘 要:从正念、冥想及音乐正念冥想的概念出发,梳理当前国外音乐正念冥想的两类研究路径及国内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以国内原创3D音乐疗愈品牌“耳界Earmersion”沉浸式疗愈音乐项目为例,分析其将音乐正念冥想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主要过程与原理,阐述音乐正念冥想作为疗愈性音乐与正念冥想疗法(MMI)的有机结合。训练中采用的疗愈性功能音乐特点及在音乐要素各方面具备的特殊性质使参与者产生积极的身心体验。 关
摘 要:“咚咚喹”是土家族特有的单簧竖吹气鸣乐器,主要流传于湘鄂渝交界的土家族居住地区。查询文献对土家族“咚咚喹”形成初步认识,发现“咚咚喹”在乐曲命名、形制、制作技艺以及演奏曲牌记谱等方面有待探索和完善。对湖南省龙山县、湖北省来凤县、重庆市酉阳县、黔江区土家族区域的各式“咚咚喹”进行田野考察,厘清异同,以期更全面地认识该乐器。 关键词:土家族;咚咚喹;命名;形制;制作技艺 中图分类号:J60
摘 要:高为杰《山居》的创作灵感源于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在这部民乐室内乐作品中,作曲家运用自己新创的“数控支声作曲法”,以预置的次序固定、律动固定、音区固定的母旋律为音高来源,以源于斐波那契序列的四种时值模式控制音符的时值并确定音高。由这种数控式新技法所生成的新旋律、新织体形成了作品简约的音乐风格,传神地表达出中国山水诗中山水环抱的意象,表现了作曲家所神往的人在自然山水间,心无羁绊而凝思冥想的
摘 要:《宁波组曲》是贾国平创作的四乐章交响乐组曲。城市历史发展与组曲各乐章结构形成“同步性”陈述,将宁波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音乐文本。同时,贾国平将地方民间舞蹈节奏赋予新的力量,综合运用多种力度对位、节奏对位凝练出城市文化的代表性特征,完成了超越历史的现代性再现。音响空间的虚实映照以及“点—线—面”的互相融合,将城市空间的“视觉”属性与音响空间的“听觉”属性有机融合。作品在宁波的历史
摘 要:采用文献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对基于“格式塔”理论的音乐情景教学进行研究,发现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具有心物统一、时空交互和意义分层等特点。把格式塔完形理论与音乐教育场域结合,形成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音乐教育场域,即师生互动的场域、时空互动的场域和意义互动的场域。将音乐教育场域与音乐情景教学相结合,分别探讨基于课堂、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微观场域的情景教学和基于社会和国家的宏观场域的情景教学。 关键词:
摘 要:新诗诗体的构建和歌唱诵读都受到中华传统读书法(即传统吟诵)的影响,但若是不了解它,单纯从文学和音乐的角度来探讨民国时期的唱新诗,便难以看清历史的真相。其实在新诗的发展过程中,自新文化运动后其创作、理论、鉴赏都出现了明显的“声音”转向。出于不同的立场,民国文人先是提出了“唱新诗”主张,后来或转为诗教和乐教分离的发展道路。新时期的我们如何将诗教和乐教重新融为一体,民国文人的思考能给我们许多启发